第473章、爱

“一家人”的意思很简单,但是却肯定了项小惠的猜测。

包厢里都不是笨蛋,相反几乎都是聪明人,一个个很快都反应过来,连外婆都没有慢半拍。

多道视线汇聚于宋时微身上,顿时sweet姐也有点紧张。

紧张的原因不是被注视,而是自己和陈着的关系,终于在家里人面前坦白了。

宋时微又端起面前的玻璃水杯,目不斜视,“咕嘟”喝了一口。

“小妹,你就别灌了。”

陆秉棠身上明显带着点搞笑元素,他颇为懊恼的说道:“【中大陈着】这都已经是明示了,小妹也是中大的,我怎么就没有把他俩往一起凑呢?!”

“我们也没想到。”

刘鸿渐尴尬的接上话茬。

陈着的履历里,一会创建这个,一会鼓捣那个,左边砸了2000万,右边豪掷1500万,不仅要和世界首富对话,在各种采访中表现的又那么的成熟稳重,已经逐渐趋于“企业家”那个范畴了。

但是小妹呢,不管再怎么优秀,依然没有脱离大学生的身份。

说到底还是两人取得的成就不同,所以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体系】也不同。

但是回归现实,陈着也就是即将大二啊,他这个年纪,甚至可能还会睡懒觉、英语不好、爱看美女……

说起美女,中大校园里又怎么可能不提微微呢?

包厢里的长辈逐渐理顺了这个逻辑,也愈发觉得陈

着和宋时微的恋爱,越来越合理了。

“帅哥和美女、少年英雄和大家闺秀。”

卫琪不由感叹道:“最正确的一集了。”

“嗬!”

陆秉棠白了女朋友一眼:“满嘴顺口溜的,你当年高考语文多少分啊?”

“141, 怎么了?”

卫琪问道。

“没事,我就问问。”

陆秉棠撇过脸,这分数比自己当年还要高。

不谈这对有点幽默的情侣, 自揭伤疤后的项小惠也不怎么装了,她更关心另一个问题:“微微,你和陈着谈了多久啊。”

项小惠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半年以上,毕竟春节收到那个香奈儿的小坤包都快半年了。

如今确定了陈着的“家人身份”,正如卫琪所说,这是“最正确的一集”。

换成别人送这么贵的礼物,很容易就被当成富二代。

换成别人父母只是普通公务员,也容易被认为配不上宋时微,但是陈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刚才一直不吭声的陆教授,此时也看向闺女,她也想知道两人到底谈了多久。

在陆曼的思维里,微微和陈着应该是高中时就确定关系了,闺女还为了陈着放弃北大。

“我……”

被这样陡然一问,sweet姐也有些发愣。

她不知道“谈”这个字眼,到底什么程度算是开始。

第一次散步?

第一次牵手?

还是……第一次接吻?

表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标准,宋时微只知道,这些所有的第一次都给了陈着。

于是,面对家里人包括父母的炯炯眼神,sweet姐又要拿起玻璃杯“战术性饮水”,结果才发现已经喝光了。

“我也不清楚。”

宋时微红着小脸,实话实说道。

“哎~”

陆教授听了,心中叹了口气。

连谈了多久恋爱都记不清了,看来不是从高三开始谈的,很可能是高二或者高一,所以模模糊糊连具体日子都忘记了。

“高一和高二,应该是我管教最严厉的时候吧,结果闺女谈恋爱了都没有察觉。”

陆曼不免一阵酸涩,难道之前那些教育方法真是一点没有可取之处?

陆教授在反思的时候,家里人的问题,也像炮弹一样向宋时微袭去。

外婆问:“微微,那个小伙子的性格,是不是和采访时一样温和,他平时对你怎么样?”

大姨问:“微微,陈着爸妈你见过吗?他们的素质如何,好不好相处?”

表哥陆秉棠笑着问道:“小妹,你俩关系在学校里公开了吗?同学怎么看待你们的啊?”

姐夫刘鸿渐探究的问道:“微微,你去过陈着的公司吗?规模大不大?科研人员都是什么学历?”

宋作民自顾自的夹着花生米。

这里每个人的问题,其实也都代表着他们对闺女的感情,有长辈的关心,有同辈的玩笑,也有“外人”的利用。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一个家族中本来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就像一个党委班子,一把手书记的格局,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但是心里得明辨他们的作用。

只是这些问题太集中了,有些还过于私密,宋时微不是那种喜欢发朋友圈炫耀的性格。

sweet姐的爱情观———就像是风吹过庭院,恰巧一片花瓣落在肩头,悄悄拿下来夹在书中,偶尔嗅一嗅指尖的香味,那便是一种幸福了。

所以面对这些“炮弹”,宋时微不想回答的太细致,但是不搭理又不合适,只能先从外婆和大姨那边回应。

幸好,陈着很快到了。

在当前这个时期,他就像是从报道里走出来的“大明星”,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sweet姐的家人面前。

包厢里先是集体安静一下。

然后,项小惠和刘鸿渐率先站起来迎接:“陈总……陈着。”

刘鸿渐要称呼“陈总”,项小惠改叫“陈着”。

从这里能看出来,项小惠情商要超过那个高学历的丈夫,这种时候肯定要快速拉近距离,才能更方便提出自己需求。

毕竟,小姨父都金口玉言是“一家人”了。

陈着目光在刘鸿渐夫妻俩身上稍一搁置,继而展颜一笑。

“小惠姐, 刘哥。”

陈着打着招呼。

这个称呼更妥帖,既没有直接叫“姐姐和姐夫”,也没

有见外的喊“刘总和项总”。

项小惠神情有些错愕,好奇的问道:“那个……我们以前没见过吧。”

“没有。 ”

陈着脸上笑意更盛:“但宋叔叔和我提起过,刘哥是北大高材生,又在沃顿商学院进修,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小慧姐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华尔街是鼎鼎有名的东方美女。”

“啊?”

项小惠夫妻俩,又惊又喜的看向宋作民。

他们一直觉得小姨夫不是很喜欢自己,没想到居然会在背后称赞两人。

宋作民“嘿嘿”一笑,也不否认。

自己只是和陈着发个短信,今天吃饭有什么人,还打算等他到了再挨个介绍,没想到陈着不知道从什么蛛丝马迹中,判断出刘鸿渐和项小惠的身份。

不过陈着这样一夸的好处是:

既哄得项小惠和刘鸿渐开心;

项小惠她妈陆琳也信以为真,欣慰的同时,对陈着第一印象也很好;

陈着自己呢,也容易被sweet姐家里的亲人长辈所接受。

不仅如此,陈着接下来都准确叫出每个人的身份,并且毫无差错。

连宋作民都惊奇了,他哪里知道,闺女寒假时就传过家庭聚会的照片给男朋友看过。

陈着进门不到十分钟,该寒暄的寒暄(平辈)、该打招呼的打招呼(陆琳等人),该鞠躬的鞠躬(外婆),几乎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感觉。

有水平的人,真就是在细微处体现自己的“修为”。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都是无数阅历的积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