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战略确认,夺岛落日!(求订阅)

第507章 战略确认,夺岛落日!(求订阅)

当日下午,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便以最正式、最谨慎的措辞,照会了日本驻苏大使馆。

其核心内容与斯大林的指示如出一辙:对于日方就称“苏联向中国第二战区提供了PPS43冲锋枪制造技术”提出了“严重关切”和“强烈抗议”、苏联政府表示“颇为飞机费解”。

并且断然否认任何存在此类型的官方协议。

照会中强调。

苏方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一员,其一切对外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均严格遵循国际法与同盟间的共同利益,绝无可能做出任何影响远东局势稳定的情况。

PS:轴心国这个时候的日本被称之为军国主义,虽然是同盟但是和德国、意大利算不上坐一桌。

至于日本方面提出的所谓“证据”。

苏方认为是“毫无根据的设想与旨在挑拨中苏及苏日关系的诽谤手段”,并由此表示“强烈反对。”

这场外交会面,更是以一种近乎拒绝的口吻。

“奉劝”日本政府将注意力放在对邻国的无端猜忌上,不如深刻反省其在中国及亚洲各地的侵略战争。

早日回到谈判和平的轨道上来,方是“唯一正途”。

这份照会,字字千钧,既坚决否认日方的指控,又在道义上反将一军,其强硬姿态。

令日本驻苏使馆人员在收到后亦是错愕不已,只能迅速将其译成电报,十万火急地发回东京。

而身在山西的代表团,虽然尚未接到莫斯科方面的进一步明确指示,但团长叶夫根尼中将凭借其老辣的政治直觉,也已从连日来中方(特别是竺培基走后,方立功等人重新主持谈判)意愿的微妙变化中,感受到了一些清晰的转变。

尤其是莫斯科方面更加倾向于促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让叶夫根尼中将察觉到了一丝不一般的味道。

唯有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上校,内心却另有一番盘算。

他亲眼见证了第二战区一众军官们对新式武器的渴求,也了解其在华北牵制日军的巨大战略价值。

斯大林格勒的惨烈战事,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前线战士对有效火力的期盼。

同时,雅科夫此次前来山西,也是有着一项特殊的任务。

在一个不甚起眼的翻译陪同下,在一个午后悄然离开了双人下榻的宿舍。

穿过几条略显泥泞边缘的巷弄,他来到龙城一处不起眼的茶楼。

茶楼的二楼,校园静的雅间内。

一名身着普通服饰,面容沉静,眼神却透着几分睿智与坚毅的中年男子已经等候多时。

此人,是十八集团军方面秘密派驻山西。

负责与各势力进行联络与情报工作的地下党员,代号“青松”。

“雅科夫同志,久仰。”

青松起身,操着一口略带口音却十分流利的俄语,主动伸出手。

雅科夫与他轻轻一握,深邃的目光打量着对方:“同志,幸会,冒昧相邀,还望海涵。”

落座之后,清茶入口。

青松率先打破沉默,“雅科夫同志,不知今日约见,有何指教?”

雅科夫放下茶杯,声音压得很低:“我今日到来,其实是私下行为,不代表我国政府官方立场。

只是有感于当前远东战局之复杂,以及中苏立场共同面临之强敌,有些想法,想与贵方坦诚交流。”

他顿顿顿,组织着措辞:“据我所知,贵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给予了日寇沉重打击,其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与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令人钦佩。

只是,武器装备匮乏,一直是在影响贵军战力提升至巅峰。”

青松的目光微微一闪,不动声色道:“上校同志过誉了。

我党我军,与全国人民提出的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克复河山没什么两样。

这也是我们中国武装力量的分内之事。

至于装备分武器,我等确有困难,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亦是我党我军之本色。”

雅科夫微微一笑:“我此行随团到来,亲眼目睹阎锡山及其将军麾下,为了新式冲锋枪的技术验证图纸,便与我方代表反复辩论,贵国及战区对新式武器之渴求,可见一斑。

我想,贵党对此,亦当有同样之需求../.”

他体态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不知道,贵党武装为了提升自身武装,获取更先进之武器技术,可有何长期之规划?

或者说,外部为了可能之武装,秉持何等的态度?”

雅科夫此言,已是极为大胆的暗示。

他此行,固然有其个人对中共抗日的好奇与某种程度的共鸣,但更多的是,他想要在“美苏中”这个大的三角关系之外,寻求多一个接触点,多一条情报线,甚至多一个未来潜在的“棋子”。

青松的表面依然平静,却已掀起波澜。

他知道,眼前这位上校的试探意义非凡。

青松沉吟片刻,语气不卑不亢:“雅科夫同志,我党之政策,一向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力量,共同抗日。

对于任何真诚帮助中国抗战,尊重中国主权友之邦,我等皆愿以诚相待,进行友好合作。”

他巧妙地注意到关于“武器技术”的具体问题,转而强调了合作的原则与基础。

“至于我党武装之发展。”

青松继续说道:“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在日本战场上从敌人缴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