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特殊沟通(1)

龚仲微笑地从曹婷婷手上接过单据,认真地审核起来。很快龚仲就发现这笔报销单据从申请到验收,从经手人到部门负责人,从会计再到中心领导都已签字,现在只有财务负责人那一栏没有签字,也就是只有他没有签字了。这笔费用金额比较大,有二万多元,而且还要求现金支付。对于那些要求现金支付、金额较大的非经常性支出,龚仲出于职业习惯,头脑里的那根弦立即绷紧起来。

这并不是说龚仲心态不正常,整天怀疑别人什么,把单位上的干部职工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仅仅只是出于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习惯。从事过财务工作的同志都知道,那就是在接受审计时,审计人员如果对某些支出有疑问,首先接受询问的一般就是财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感觉到没有解释说明清楚,或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就会再去找有关当事人询问。

因此,做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在审核每笔费用时,在进行每笔账务处理时,常常都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想想以后如何回答审计人员的询问;一个是怎样做才能对单位最有利,也就是让企业利益最大化。如果他感觉到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他就会进一步询问那些报账人员。只是有的财务管理人员方式方法对头,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别人理解。有的财务人员则说话比较直白,常常为此与那些经办人员搞得不痛快。

当然,如果一笔支出是正常的,是单位上实实在在的费用,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不管财务人员怎么询问,经办人员也能解释得清楚,也就不会那样讨厌财务人员的询问。只是现在又有哪个单位敢说自己每笔支出都是正常的?都是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来办的?没有任何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就连我们亲爱的总理也曾要求过财务人员“不做假账”,可见假账现象到了如何猖狂的地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