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怎叫一个可怕。
‘造化。’
李锐嘴角微微上扬。
他这次来巫国,原本就是打算公费旅游,顺便打点一番商会的事宜,没想到平白捡了如此大的好处。
不过他隐隐猜测,这造化大抵是为大巫办事,大巫给的补偿。
大人物做事嘛,从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
就如顾长生。
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顾长生是什么时候出手掩盖了他的气息。
这事可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他破境实在太快,秘密实在太多。
经不起那些大人物窥探。
顾长生这一出手,即便是大巫都没办法完全看破,世间能窥探之人也就几乎不存在。
或许也只有那位东海城主和蜀中剑皇能做到。
李锐遇到那二人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听说巫国朝堂的反对声音少了很多,巫国国主已经松口。”
聂思明说着。
这几日。
使团的进度大涨。
正所谓君无戏言,巫国国主都已经开口,那事情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之后不过就是些流程性的事宜。
袁雄也难得打趣:“李大哥,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李锐微笑:
“二位贤弟可莫要再取笑老哥哥我,这是我的功劳?”
不仅是他,聂思明和袁雄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
一场先天级别的比斗,能影响一国的决定?
肯定的说,不能。
巫国国主和大巫不过是需要一个噱头,方便他们压制朝堂上反对的声音。
但却也不能小看了这个噱头。
要是没有这引子,那年轻国主还有大巫也不好强推。
事情肯定会搁置。
这一搁置,说不得就有新的变故。
虞国出兵的念想就彻底泡汤。
所以说李锐立大功,也不过分。
聂思明:“李老哥,可莫要再谦虚了。”
光是能敲响八百里帝听鼓这件事情,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便是他和袁雄,也都不一定有那把握。
李锐的功劳是自己挣来的。
“来了巫庭这么久,也没机会出去走走。”
“两位老弟可要一起去转转?”
李锐也不在推辞,换了个话题。
聂思明和袁雄都摇了摇头。
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来过巫庭,这里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并不稀奇。
李锐也就是问了一嘴。
见两人都没有出门的兴致,他也就不强求,自己背着手,就溜溜达达的出了门。
巫庭作为巫国最繁华之地。
自当不凡。
李锐在清河的时候,就已经对巫庭的情况很了解,大多都是夏小棠告诉他的。
走在热闹的大街,也无人会认得出,他是个虞国人。
在虞国人的印象里。
巫国人都是身穿兽袍,茹毛饮血,可事实上,巫庭里的百姓一个个也都是穿麻,穿锻,与虞国的装束其实没有大多区别。
正走着。
李锐时不时还能听到路人讨论着昨日听到的帝听鼓声。
“兽神庇佑,我大巫又出了天骄。”
“天骄?”
“你不知道,昨日大祭的时候,有人敲响了帝听鼓,城外都差点能听到,估摸着至少也有五百里。”
“五百里?!”
“当真是了不得。”
李锐安静的听着。
也没有人前显圣的心思。
大祭之日,他的壮举在巫国朝廷的有意压制之下,并没有在民间传来。
住在巫庭的人压根儿不知道那日的鼓声其实是传扬了八百里。
更不会知道,敲响那帝听鼓的是一个虞国人。
李锐浅笑,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街道旁的酒楼二层。
临街的位置,一个年轻女子正在给一个老道士倒茶,态度极其恭敬。
老道士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忽地心神移动。
他的余光正好看到了窗外街道的景象。
在车水马龙的大道上,就看到一个老哥正背着手随着人流向着城的东边走去。
“好皮囊!”
那老道士双眼一亮。
他可是从未见过如此上等的皮囊,用来移魂实在是再完美不过。
至少也是个中品上等的灵根。
更妙的是,与那些无聊的俊俏小郎君不同,年纪大的皮囊更得盛道人的心意。
比他这副下品灵根的皮囊不知要好处多少。
年轻女人察觉到老道人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