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小小胥吏,何来的治国之道?

“既然你如此能言巧辩,还自称擅长经营之道。”

“本官再问你一个问题!”

“如今大武朝廷,财政纾困,你可有法子,增加国库收入?”

苏陌不禁一愣!

这可是个大问题!

他以前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真说起来,说个三天三夜都不算多。

当然,其中不少想法,在这年代的人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的。

苏陌沉吟片刻,才道:“国之根本,在于农事!”

“朝廷收入主要来源,还得是农税。”

“想纾解财政困顿,只能大力发展农事。”

千户冷笑:“不是商贾之道?”

苏陌摇摇头:“商贾能提升社会财富,但只是锦上添花,创造财富的根本,仍在于农事!”

农业国家,不搞农事,难道去搞金融?

千户步步紧逼:“如何提高农税收入?”

苏陌吐了口气。

看来不来点干货,这什么凤鸣司千户,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他只能说道:“想提升农税。”

“无非从三方面着手!”

“其一,增加税田,加大百姓开荒政策扶持力度。”

说着,犹豫了下,不再继续这个问题。

隐田的问题,得罪的人太多,提了便是找死!

他跟着道:“二者,改良农具,提升耕作效率。”

“三者,改良作物品质,普及更高效的种植方式。”

见凤鸣司千户还是冷冷看着自己。

苏陌只得又道:“大人,俗话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之道,在于稳而不在于急,提升朝廷收入,急之不得。”

自己提出的法子,虽然听起来假大空。

但朝廷真按这个方向去做,持之以恒,肯定是有明显效果的!

结果那凤鸣司千户,脸上突然露出狐疑之色:“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是何处俗话,本官怎没听说过?”

苏陌心中一声卧槽!

他也不知道这话的出处。

好像出自论语还是孟子,又或者道德经什么来着?

这世界不是有四书五经吗?

凤鸣司千户,怎可能没听过这话?

难道是文盲?

苏陌只能苦笑道:“下官也忘记哪里听过这话了。”

“只是感觉有道理,才记了下来。”

“朝廷一政一策,影响的是数万万臣民,自不能轻易作出决策。”

“哪怕真要实施新的政策。”

“也该先取一州一县之地,作为试点。”

“若政策推行下去,于国于民有益,再推行至一府、一道不迟,最后普及全国。”

“正所谓船小好掉头,治理大国,更当如是!”

凤鸣司千户,心中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后背甚至渗出汗珠!

这……

这是……治国之道啊!

锦衣小旗,衙门胥吏,从何得来的治国才学?

就一小小胥吏,也敢罔议国政?

真嫌自己的脑袋长得太牢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