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唯时势使然

其实早在半年之前,他和城中绝大多数权贵就已经知晓了贺海心这些人的能力,这种人若是出身在门阀世家,必定是要进入中书省的。

即便不一定会成为大唐宰相,也至少会成为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那些幕僚中的其中一个。

只是从车窗帘子的缝隙之中再看着凝立在明月行馆门口的这名年轻人的时候,薛应天的嘴角却不由得泛起了一丝苦笑。

贺海心此时是明月行馆枢密院的首脑,他在整个大唐而言,也差不多等于半个宰相了。

而且让贺海心相送不知是顾留白的有意还是无意,此时贺海心的身影,却再次清晰的提醒着他,失却权贵门阀的身份,即便是像贺海心这样的人才,也无法进入大唐的真正权势中枢,不可能发挥其才能。

只是短短的几句话,顾留白就让他清晰的明白了河东薛氏的处境。

不是河东薛氏在哪里做得不好,而是时势使然。

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皇帝一心想要改变寒门仕子无法真正大展拳脚的现状,他让门阀可以募兵获得军权,甚至牺牲一些地方上的税赋和绝对的掌控权,就像是和所有门阀做一个交易,目的就是让所有门阀让出一些位置给那些寒门仕子。

就如同一条牢固的大堤,只要开了口子,皇帝就能让它变成一条永不断流的巨大河口。

河东薛氏在吏部和军方都占据着相当多的位置,哪怕河东薛氏并不刻意去针对郑氏和裴氏,在失去一些眼门前的利益之后,将来河东薛氏恐怕也会成为其中获益最多者。

今日顾留白的言语点醒,昭示着明月行馆或是李氏早已进行过深层的预估,如果河东薛氏不做出巨大让步,或是没有遭遇刻意打压,那河东薛氏依旧牢牢的掌握着许多官员任命的权力之外,至少还能拥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军镇,拥有十几万以上的军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