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旁边的丫鬟墨韵见状便说道:“夫人,少爷如今不比以往,您不用太担心。”
“你不懂。”
崔氏摇头,下意识捻紧手中的檀香佛珠,黯然道:“淮儿骨子里依然没变,尤其是这件事触及到他的底线。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我知道他今日肯定会做些什么。”
墨韵面露慌乱。
崔氏手指微微发白,喃喃道:“只盼他平平安安。”
另一边,薛淮登上马车,除车夫外还有长随李顺跟着。
一路安静无话。
约莫卯初二刻,马车行至东华门外的下马碑。
薛淮走下马车,看了一眼曙色微蒙的天空,对李顺说道:“今日是大朝会,最快也要到晌午才散朝。你们不必一直等候于此,且去找个地方歇着,到点再过来接我。”
李顺感激地说道:“是,少爷。”
薛淮转身朝皇城步行而去。
入承天门,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只见宫前广场上,官员们三五成群地站着。
今日是大朝会,京中九品以上官员皆需入宫,还包括那些入京述职的官员,非政务在身者不能缺席。
当薛淮出现在广场边缘,周遭灯笼的光映照在他身上,瞬间便吸引不少视线。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几日朝中的动静,此刻一些人不禁幸灾乐祸地打量薛淮,希望从他脸上看到失魂落魄的神态。
过去两年薛淮时常弹劾朝中官员,仿佛他不是翰林而是都察院的御史,这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他的亡父被顾衡狠狠参了一本,天子亦命刑部调查详情,那些人自然好奇他还有什么脸面如往常一般冠冕堂皇。
面对四处投来的古怪视线,薛淮恍若未觉,他极其平静地走向广场东侧。
那里是翰林们聚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