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世用的是一个呆毛王的等身抱枕。经过反复的自我暗示之后,只要一抱住此物,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去回想今晚要背的内容,自然而然进入巩固记忆的状态。
当然这里条件有限,苏录只能试着用‘竹夫人’来代替……他抱着凉飕飕的竹篓子,尽量放空自己,只回忆睡前背诵的内容,然后在回忆中睡去……
东厢房内一片漆黑,只剩苏泰悠扬的呼噜声。
~~
天色微白,鸡鸣声将苏录唤醒。
他却没有马上睁眼,而是伸手一阵摸索,重新抱住滚到一边的竹夫人。接着闭目默背睡前记忆的内容。这时对错不要紧,关键是激活大脑记忆的痕迹!
他发现好些内容变成了条件反射,不经思索便蹦到了脑子里,这就是大脑巩固记忆的结果。说明昨晚的睡眠记忆法奏效了!
过完一遍之后,他的脑袋也彻底清醒了,便跳下床坐回桌边,赶紧翻书查看,方才忘掉了哪里,又背错了哪里?
再针对性地去记忆忘掉的地方,然后整体背诵一遍,重复查漏补缺,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睡眠记忆流程。
这样一遍下来,效果远胜死记硬背上一两天!
这时,苏有才苏泰也起来了,看到他跟昨晚一样的姿势,苏有才咋舌道:“你不会一宿没睡吧?”
“没有,我刚起来。”苏录摇摇头,刚想提笔再默写一遍,强化记忆,却发现笔头的墨汁已经凝结干硬,没法用了。
这时,大伯娘在天井里吆喝:“几个懒菩萨赶快起来,扒口饭上坡去!”
父子三人赶紧出了房间,胡乱抹把脸,就在天井里吃了碗高粱水饭,便被大伯娘催命似的撵着下地去了。
今天大伯和小叔也加入了秋收的队伍,争取一天把地里的活干完。
他俩干活都比苏录和苏有才像样,于是父子俩的任务就变成了,把装袋的粮食往晒场挑。
来回路上,苏录一直念念有词,继续背他的《百家姓》和《千字文》。苏有才还挺高兴,可老乡亲见了却纷纷摇头,在父子俩走过后便小声议论道:
“秋哥儿这孩子,莫非也掉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