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义之士】

朱铭笑呵呵道:「好,听先生的。」

只这态度,陈渊就知道是敷衍,叹息道:「大郎所言所行,让我想起了拗相公(王安石)。」

「小子不才,不敢与王荆公相提并论。」朱铭连忙说。

陈渊说道:「我虽未见过王荆公,却听家中长辈经常提起。大郎与王荆公很像,都是聪慧过人,少年便能通经。王荆公熟读经书,于经义一道,可称当世大儒,却在关窍处故意曲解。他曲解经义是为了变法,大郎曲解经义又是为何?」

朱铭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罐桐油,倒了一些在绢布上,慢慢擦拭宝剑,问道:「先生,此剑如何?」

「神兵利器。」陈渊在大明村的时候,就见识过朱铭的宝剑。

朱铭瞎扯道:「吾之志向,是出将入相,为朝廷平定天下。有些时候,先生认为我在曲解经义,我却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就算不对,也没大错。」

陈渊问道:「你想做第二个拗相公?」

朱铭弹剑说道:「不管是范文正公,还是王荆公,他们变法都未能触及大宋的痛处。大宋的痛处在于吏治,吏治不清,再好的新法也要变成恶政。范文正公不敢整顿吏治,王荆公也不敢整顿吏治,我觉得自己可以试试。此剑锋利,可斩贪官污吏!」

陈渊说道:「大宋不杀士大夫。」

朱铭冷笑:「那就从我开始,士大夫也可杀!」

陈渊骇然:「你这是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恐为取祸之道。」

朱铭质问:「饱读圣贤之书,却做那贪官污吏,上害国家,下残百姓。这样的读书人,配得上士大夫之称吗?孟子言,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昏君无道都可杀,读书人贪赃枉法就不能杀?难道,读书人比君王还高贵?」

陈渊无言以对,因为朱铭理由充足,而且还是以孟子为依据。

朱铭指着放在墙角的铁枪、铁锏,又指着桌上的弓箭:「这三样兵器,我拿来上阵杀敌。而我手中宝剑,今后专杀贪官污吏!三十年时间,我要做到宰相,为大宋荡平天下、澄清宇内!」

全特幺瞎扯淡,还三十年做宰相。

陈渊却被朱铭的大志给震住了,以为他真是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既钦佩又担忧:「大郎有此心,自是极好的。但王荆公殷鉴不远,伱切莫重蹈其覆辙,万一引发党争又难以收拾。」

朱铭说道:「王荆公变法失败,甚至引发党争,根本就在于未清吏治,我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变法之初,就借整顿吏治之名,把反对者全部赶出朝堂,提拔认真做事的补上位置。只要变法卓有成效,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不可能有什幺党争。

张居正,便是如此做的。

陈渊摇头:「你这是要做权臣,身后之名必毁!」

朱铭大义凛然:「大丈夫欲定干坤,便身死族灭也在所不惜,又计较什幺身后之名?千秋功业,自有后人评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