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站在河边总结:「我们刚才走的那条路,可以绕过潼关,却无半个官兵驻守。应当在山梁之上,修建堡垒,这样才能堵死通道。」
李含章说:「此地距离边疆甚远,潼关守军都没几个,怎幺可能在山梁上筑堡?」
「也对。」朱铭点头。
这时的潼关,形同虚设,就算打不下来,也能轻松绕过去。
明代就不行,朱元璋属于筑城狂魔,直接修城墙把通道全给堵死。
回到递铺,朱铭想起个事情,随口问铺兵:「本地可有一个叫周侗的勇士?」
铺兵颇为惊讶:「相公在外乡也知道周同?」
「听说其武艺过人,想登门拜访。」朱铭道。
铺兵说道:「想寻周同,相公却得去鄜延路。」
再仔细打听,原来周同是本地的弓箭手,如今在鄜延路(路治为延安)戍边,还做了刘光世麾下的弓箭手教习。
现实里的周同,并非文艺作品里的周侗。
此人箭术如神,但也仅此而已,枪棒技艺只能算一般,岳飞的枪法学自陈广。
周同居然去了延安,朱铭颇为惋惜,他还想学几招呢。
众人在驿馆住下,足足等了六天,递铺的马车终于得空,这才乘坐公车继续赶路。
到洛阳时,天空飘起小雪,今年的寒潮又来得早。
朱铭问陈渊:「要不要去拜会本地大儒,顺便讲讲咱们的学问?」
陈渊摇头:「洛阳虽为洛学圣地,但这里的士子不好打交道。我前番路过此地,也去讲学辩经,竟遭到冷嘲热讽。他们连家师(杨时)的学说都不认可,怎幺可能赞同道用之学?这里的家族世代显宦,大学问讲得头头是道,已经不知民间疾苦了。」
「原来如此。」朱铭立即会意。
洛阳的官宦世家特别多,虽然娶媳妇不怎幺挑剔,但嫁女一个个眼高于顶,好多女婿都是宰相或宗室。
这些世家把控着洛学正统,看不起别处的洛学,认为那些洛学不正宗。
他们已经脱离了大众,甚至脱离了普通士子!
在洛阳传播道用之学,必然遭到本地世家的打压排斥。
朱铭还想进城游玩,但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赶路。
紧赶慢赶,至河阴县时,大雪还是阻断道路,汴河也结冰不能行船。
积雪难化,非常糟糕,只能滞留在此。
朱铭穿越过来的第二个除夕夜,是在河阴县驿馆里面度过的。
叨扰驿卒那幺久,士子们也过意不去,大家凑钱买些好吃的,请过年值班的驿馆人员美餐一顿。
直至正月初七,终于能够动身,赶在元宵节之前到达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