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跑去帮朋友们喊外卖,送餐小哥还没来,却来了几个国子监的人。
国子监和太学,就在这附近,陈渊讲学两三个小时,不惊动他们才怪了。
国子司业陈询、国子监丞高述,带着几个老师,默默走到人群之外。
听了一阵,高述迷糊道:「这是哪派学说?」
陈询也没搞懂:「不晓得。」
两人都是蔡京提拔的新锐,学问也有,毕竟进士出身。
但一二三等进士都不是,学问着实有限。
北宋时期,没有严格区分甲乙丙科,主要还是划分等级,多数时候有五等进士,有时候还能冒出六等进士。情况混乱得一逼,历史学家也理不顺,就连苏轼的甲第都众说纷纭。
宋仁宗宝元年间之前,进士科甚至使用淘汰制。
第一场考诗赋,如果不过关,直接宣布淘汰,接下来几场别来考了。
陈询和高述继续聆听,还是没搞明白。
他们身后一个国子监老师说:「此人我认识,南剑士子陈渊,其师唤作杨时,修的是伊川之学。他的叔父,是陈瓘。」
「洛学传人?还是陈瓘之侄?」
陈瓘把蔡京得罪狠了,洛学也是蔡京的眼中钉,这不是送上门的讨好机会吗?
陈询闻言顿喜,随即做出愤怒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在东京传播洛学,快快告之开封府尹,把此人抓起来听候发落!」
高述问道:「这事归开封府管吗?」
「就算开封府不管,盛章也会管。」陈询说道。
「确实。」高述表示认可。
盛章是现任开封府尹,为了钻营不择手段,他绝对不会放过讨好蔡京的机会。
蔡京上台之后,下令禁绝「元祐书」,也就是禁绝洛学和蜀学。就连程颐都被迫搬出洛阳,高调宣布不再讲学,让四方求学士子别再来了。
这玩意儿当然禁不住,除了官方学校查得严,私立书院谁去管啊?
放在以前,也没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东京传播「禁学」的,现在居然不知道该让谁来抓陈渊。
开封府尹盛章,此刻没有坐堂,正在听道士讲经。
来自山东的道士王老志,面对一堆官员权贵,道法正讲得天花乱坠。听他讲道法的,有皇亲国戚,有文官武将,甚至有内侍太监,足足两百多人坐在那里。
一个开封府的佐幕官,蹑手蹑脚进来,走到盛章身边耳语。
盛章眼睛发亮,起身拱手,猫着腰离开。
这货点齐府衙差役,亲自带人杀向蔡河边,气势汹汹大吼:「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