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说:「不懂。」
「炼精化气,链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内丹修行之法也,此四句从哪里来?」宋徽宗有些生气,「你说自己不懂修道,朕却觉得你不懂什幺叫欺君。」
宋徽宗是真的喜欢道法,不仅亲自研究外丹道,对内丹道也有所涉猎。
在殿试文章里,看到这四炼十六字,如同习武之人遇见《九阴真经》。
从唐代就开始兴起的内丹派,一直都在完善理论,但还没有人总结得如此到位。
面对皇帝的逼问,朱铭只能把薛道光卖了。
反正薛道士带着师命,师父让他前往大城市,依附权贵来弘扬道法。
皇帝就是最大的权贵,紫阳派肯定能弘扬开来。至于能否坚守道心,不卷入政治斗争,不行残民害民之举,这对薛道光而言也是一种修行考验。
朱铭说道:「臣认识一得道高士,名唤薛道光。此人师承石泰,石泰师承张紫阳,皆修习内丹之法。」
宋徽宗忙问:「可是撰写《悟真篇》的张紫阳?」
「官家读过?」朱铭反问。
宋徽宗说:「民间所献道经,便有此书。俺读来颇有所悟,却又不得其修行法门,内丹道士也讲不清楚。那薛道光现在何处?」
朱铭说道:「就在东京。」
宋徽宗说:「把他请来,朕要求教道法。」
「是。」朱铭毫无负罪感,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很想看看薛道光是啥反应。
这位道士,目前有些迷茫,或许受到皇帝召见,投身于富贵当中,能更快修出一颗纯粹道心。
在场听清君臣对话者,看向朱铭的眼神都变了。
尤其是太监和大晟词人,朱铭引荐的道士若得恩宠,那今后千万不能得罪朱铭。
进士们则投来疑惑的眼神,以朱铭当场怼大晟词人的表现,还有今天所作的应制诗,也不像是谄媚幸进之辈啊,怎幺还向皇帝举荐道士?
好吧,也不算举荐,是被皇帝逼迫的,他们自动为朱铭找补。
宋徽宗又问:「你的父亲可叫朱国祥,字元璋?」
「正是。」朱铭回答。
宋徽宗说:「各路官员,元宵进献祥瑞。利州路献的是仙粮,朕让人征辟进献者。这人跟你一样,写信辞辟了,前两日送来辞辟信,却似乎恰好是汝父!」
「呃……」朱铭有些傻眼。
宋徽宗质问道:「仙粮从何而来?」
朱铭解释道:「启禀陛下,只是海外作物,并非什幺仙粮。玉米与红薯高产,能活万千百姓。家父担忧百姓有疑虑,不愿种植新作物,因此以仙粮之说诱导之。」
宋徽宗又问:「你父子可曾出海?」
朱铭说道:「臣未出海,家父却去过海上。」
宋徽宗再问:「可在海上遇到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