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光从容还礼。
宋徽宗站在甲板上,看着湖中风景,脑子里却在构思乐曲。
即将建造的明堂,有着重大政治意义。
他打算给明堂配十二首雅乐,专门用于宴客和祭祀,而且这些乐曲都要亲自创作。
「官家,先吃酒吧。」刘婉容说。
宋徽宗笑道:「好,吃酒。」
三人坐下宴饮,刘婉容亲自抚琴助兴。
饮下几杯,宋徽宗问道:「真人不在南园修道,今日怎有空来见朕?」
薛道光实话实说:「探花郎托贫道进献书稿。」
宋徽宗有些期待:「又是《西游记》那般小说?」
薛道光招招手,两位道童捧着书稿过来:「非是小说,但颇为新奇。」
宋徽宗放下筷子,翻开书稿看起来。
这昏君看得还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渐渐失去耐心,飞快扫视,不断往后面翻阅。
「怎还有农学?」宋徽宗问道。
薛道光说:「农学是那朱国祥所写。」
宋徽宗对此不感兴趣,继续往后面翻,一直翻到人工授粉和嫁接之法,才终于停下来仔细阅读。
宋徽宗也懂嫁接,主要用于种花。
朱国祥详细介绍嫁接的各种注意事项,这无疑引起了宋徽宗的兴趣。
至于人工授粉,关于花朵雌雄的描述,更是让宋徽宗感觉新奇无比。
宋徽宗把那几篇书稿抽出,他打算好生研究,用于培植皇家园林里的植物。
农学之后,便是数学。
那些奇怪的字符,乍看之下,宋徽宗以为是道家符箓。再看旁边的注释对照,才晓得是数字和运算符号。
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这昏君又是研究土木工程,又是研究道家经书秘术,怎幺可能数学造诣不高?
就在前不久,宋徽宗还颁布圣旨,要把医学校和算学校,推广到全国所有州府。他要建立医学、算学教育体系,还设定了贡士名额,让地方上的优秀医学生和算学生,每年都选一批升学到京城来读书。
医学生,可以帮助他炼丹修道。
算学生,可以帮助他大兴土木。
这两种学生,也可以转行做道士,在东京的道学校深造。
同时,宋徽宗也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医学和算学都对国家大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