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0181【又见杨志】

张敞画眉,本属雅事,可惜朱铭的技术太烂。

侍女妙妙在旁边看着,忍不住捂嘴偷笑,因为朱铭画出的眉毛不对称。

郑元仪却喜欢得很,心里甜丝丝的,不时出声纠正:「左边……再往下画一点……对对,那里太淡了,再补上几笔……」

画到最后,郑元仪咯咯直笑,由于补得太多太浓,柳叶眉画成了猛张飞。

「我出门去了。」朱铭只能放弃。

等他踏出房门,屋里的主仆二人,猛地爆发出一阵笑声,也不晓得在笑些什幺。

骑马路过孙好手馒头铺,朱铭喊道:「来八个灌浆馒头,再要一碗豆浆、一迭咸菜!」

「好嘞,探花郎里面坐!」伙计热情欢迎。

灌浆馒头,就是灌汤包。

北宋中后期,包子由冷水面制作,多为素馅;馒头由发酵面制作,多为肉馅。其实,都是包子。

至于没有馅的,那叫炊饼。

自从朱铭发明了蜂窝煤,这种店铺经营方式都变了。

就拿孙好手馒头铺来说,直接在门口摆两个双芯炭炉,垒起高高的蒸笼塔,剩下的就不用再管。既节省了人工和空间,又把肉包子的香气,非常直接的传给路人。

厨子可以腾出精力,在里面制作别的早餐种类,大大丰富了这家店铺的菜品。

店老板孙好手甚至亲自出面,给朱铭端来吃的,发自内心的恭敬道:「赠给探花郎一碗肉粥。」

「多谢。」朱铭笑道。

孙好手赖着没走,坐在朱铭对面闲聊:「听说探花郎又做了新东西,印出的书能变得便宜?」

「这你都知道了?」朱铭有点意外。

孙好手道:「听两个书商说的,他们在本店吃饭时,商量着去国子监书库弄点油墨。」

朱铭笑了笑。

恐怕不是弄点油墨,而是想要搞到油墨配方。

铅活字的配方,那些书商也想搞到。但成套的活字,制作成本太高,动辄需要几万枚,能让大部分书商选择放弃。

泄密是迟早的事情,经手工匠不止一两个,肯定有人扛不住金钱诱惑。

吃了早餐,朱铭骑马前往国子监书库。

「探花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