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的职务,是陪皇帝读书,有的是机会见皇帝。
这天,他跟宋徽宗耍得正高兴,忽然就说:「官家,臣听闻朱探花在濮州多有政绩,如此栋梁之才,应当不吝提拔。」
宋徽宗颇为惊讶:「伱这厮吃错药了?竟给他说好话。」
蔡攸一本正经道:「举贤不避亲,举贤自也不避仇。更何况,臣与朱探花只有小隙,并无解不开的仇怨。做臣子的,都是为官家分忧,自当和谐共处。」
宋徽宗又不是傻子,但也好奇蔡攸想干啥,问道:「你荐举他做哪个差遣?」
「杭州知府!」蔡攸说道。
宋徽宗哈哈大笑:「以他的脾气,若是去了杭州,怕要跟朱勔打起来。这个差遣不行,朱勔还要留着做事,朱铭朕也要重用。」
蔡攸早有腹案,心思歹毒道:「官家已下令在杭州打造海船,朱探花父子尝来往于海上。他去了杭州,也能帮忙督造海船,今后或可为官家出海寻仙。」
宋徽宗闻言收起笑容,居然认真考虑此事。
思索片刻,宋徽宗还是没拿定主意:「朕再想想。」
蔡攸也不敢再劝,否则容易惹皇帝不高兴。
又过了一天,宋徽宗居然真的颁布中旨,调任朱铭担任杭州知府兼提举两浙市舶司。
提举两浙市舶司这个官职,一般由两浙转运使兼任,让杭州知府兼任还是头一遭。
至于朱铭升迁迅速,这个反而很正常。
京朝官履任地方纯属镀金,一年一迁已成惯例,半年一迁也是常有的事。窝在地方久不升迁的京朝官,只有一种情况:得罪了皇帝或权臣。
朱铭在濮州正待大展拳脚,对朝中情况毫不知情。
不晓得给他做事的三位县官,全都被扔去穷乡僻壤。也不晓得自己刚刚撸起袖子,就要被蔡党举荐去杭州。
这种情况,是朱铭所不愿见到的。
他不想太快升迁,就算升迁,也最好是原地高升,调来调去还怎幺做事?还怎幺积累治理经验?
这就是宋代官场的恶心之处,你得罪了权臣,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权臣可以把你胡乱调派,让你没法在地方上真正做事。
俗称,遛狗!
朱国祥也有几个交好的太监,皇帝那边颁布中旨,他隔日便得知消息。
「杭州?」
朱院长的历史不怎幺好,思来想去瞎琢磨:「方腊起义,好像占领了杭州。但方腊是哪年起义来着?不会就是这一两年吧。」
他害怕儿子掉入狼窝,跑去地里掰了几十根嫩玉米棒子,直奔皇宫而去:「烦请通报,仙粮玉米已经成熟,今日便来进献给官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