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正是在描写会灵观的芡实。
会灵观的凝祥池内,不但有许多芡实,还栽种了不少荷花。
等太监把荷叶采回来,让厨子把鸡杀了洗净,玉米都已经烤好了。
色泽金黄,还带着少许焦黑,闻起来香味扑鼻,直令人食指大动。
宋徽宗递了烤玉米给刘婉仪,甚至亲自吹了几口气,生怕刘婉仪烫着:「爱妃且尝尝。」
「多谢官家。」刘婉仪美滋滋道。
朱国祥说:「还有蒸的和煮的,娘娘可留些胃口。」
宋徽宗自己拿起一根,稍微吹凉之后,掰下几粒放进嘴里,又香又甜又糯,当即赞叹:「不愧有仙粮之名,端的是人间美味。」
李邦彦本就是个浪子,平时也不注重形象,逮着烤玉米狂啃一口,拍着大腿说:「好滋味!官家可召集大晟词人品尝,让他们以玉米为题,多写几首大晟词,好让天下人都知道此祥瑞美物。」
「这主意好。」宋徽宗欣慰道。
玉米这种晶莹如玉的高颜值粮食,配得上自己这个当世圣君。
令大晟词人编曲作词,好生歌颂一番,必可传唱天下,让百姓都知道上天降下祥瑞。老百姓能吃上玉米,都是上天在嘉奖圣君的仁德。
见李邦彦被皇帝夸奖,王黼连忙说:「可令开封府皆种此物,圣君仁德当惠及万民!」
宋徽宗点头道:「这主意也好。」
朱国祥劝说道:「上田和中田,依旧种麦子更好,只需在贫瘠下田种玉米。如此,就不会惊扰百姓,还能增加粮食产量。」
蔡攸故意擡杆:「仙物怎能以薄地耕种,此非怠慢上天耶?」
朱国祥说:「薄地种仙粮,更能彰显官家仁德。」
宋徽宗和稀泥道:「爱卿留些种子,一半种在中田,一半种在下田。」
「遵旨!」朱国祥抱拳领命。
宋徽宗笑道:「待明年丰收,可用玉米赏赐群臣,让他们都尝尝仙物滋味。」
李邦彦拍马屁道:「官家对臣子何其厚爱也,上古三皇也不过如此。」
王黼说道:「官家便是当世尧舜。」
宋徽宗乐道:「朕与尧舜还是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