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虢川镇,听闻朱铭路过,守将贾中孚、税吏曹述连忙迎接。
「贾中孚(曹述)拜见小官人!」两人纳头便拜。
朱铭笑道:「怎叫我小官人?」
曹述说:「令尊是大官人,郎君便是小官人。」
朱铭问道:「你们认识我爹?」
贾中孚说:「俺们曾被阉人勒索,朱大官人非但把阉人绑了,还将其勒索的钱财悉数归还。俺见过无数当官的,却没见过朱大官人那等清官。官家重用朱大官人,天下百姓就有福了。」
「哈哈哈,你倒是会说话。」朱铭大笑。
贾中孚说:「在下所言,句句真心。」
朱铭勉励道:「好生看守关城,莫要放歹人过去。」
贾中孚说:「在下一定尽心。」
朱铭说道:「既然来了,便留下吃饭吧。」
贾中孚和曹述大喜,他们知道朱家父子圣眷正隆,说不定巴结好了还可以升官。这破地方,位于群山深谷当中,虽然能捞点油水,但实在是太偏僻了。
吃喝之间,朱铭对他们和颜悦色,不时说几句嘉勉之语。
也并非想要招揽,而是为今后夺关铺路。
到时候派些人来,直接诱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夺下关城,牢牢占据褒斜道的出口。
继续沿着褒斜道赶路,转眼进入农历十一月。
天空只飘了两天雨夹雪,今年似乎真不下雪了,气候显得颇为异常。
明年,不但山陕大旱,西夏同样大旱,搞得交战双方都缺粮。大宋境内河北、山东、河南干旱好几个月,到了夏天突然又持续暴雨,黄河泛滥淹死上百万人!
就连东京城都岌岌可危,稍不注意就要被淹进城里。
赶在腊月之前,朱铭终于到了兴元府(汉中)。
兴元知府又特幺换人了,名字叫做李友闻。这位老兄是郑党,由郑居中亲自推荐的,史书上也曾留下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