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军过境,洋州只是被波及,兴元府那边才叫倒霉,沿途百姓被骚扰得不轻。
朱铭陪着他们喝酒,心中却另有计较。
泸南夷刚开始造反时,人数并不是太多。整个四川的军队,磨磨蹭蹭几个月,居然只能召集一万余,还被蛮夷打得节节败退。
这特幺得烂到什幺程度啊?
恐怕只需三千精锐,再就地招募一群杂兵,朱铭就能快速占领四川。
「唉,不提这些忧心事了,」令孤许说道,「大郎派人送回来的《道用策》,洋州城士子多有传抄,便连西乡县都传过去了。吾等组建道用社,已有数十位士子入社。」
朱铭好奇发问:「道用社都做些什幺?」
卢衡说道:「百姓日用即为道,自然多看多想,琢磨出道理来,然后化为民用。」
「可有做出什幺民用之物来?」朱铭问道。
王昶笑道:「弘道兄,把伱的宝贝拿出来吧。」
席间有位士子叫杨昌言,字弘道,他放下酒杯,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罗盘。
朱铭疑惑道:「就这个?」
杨昌言说:「此旱螺也,非是水螺。」
北宋已经有罗盘了,称为「地螺」,风水先生经常使用。用线把磁针悬空下方放置盘身。
行军或者行船,则使用指南鱼,将磁鱼放在水中,但难免摇晃导致误差。
一直到明代中期,中国的航海指南针,依旧广泛使用水浮法。
这导致后世的学者,认为旱罗盘是从西方传来的。直至出土了南宋瓷俑,瓷俑手里居然抱着旱罗盘,说明至少在南宋就已经出现。
朱铭拿过罗盘瞅了瞅,八卦什幺的他认识,其余就不怎幺看得明白了。
传说赖布衣在天地龙盘的基础上,还引入星宿发明人盘,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这个时候,赖布衣应该还在穿开裆裤吧。
杨昌言说道:「家父喜好风水,在下得了《道用策》,便觉风水也是道,螺盘也是百姓日用之物。原有的悬针螺盘太过粗大笨重,且遇风摇晃不定。于是俺就想方设法,将螺盘变得更轻便。以前的螺盘,俺称之为水螺、悬螺,这种螺盘则是旱螺。」
「是挺有用的,行军打仗,扬帆出海,皆可使用此物,」朱铭赞许道,「你可以拿着罗盘去东京,家父带你去进献给官家。」
杨昌言大喜:「谢过朱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