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

林灵素大喜,随即吩咐道:「官家还指望王仔昔炼制仙药,这种怨怼之言,也没个旁人佐证,暂且还弄不死他。你莫要声张,多多记录其不臣之言,等时机成熟再一并告发。」

孙密觉又说:「就在前些天,王仔昔还辱骂内侍冯浩。」

林灵素惊讶道:「可是入内省的冯浩?」

「便是此人,」孙密觉说道,「冯浩奉旨传话,趁机索要钱财,被王仔昔臭骂一通,骂他是没卵子的阉人。」

「太好了!」

林灵素笑容满面:「伱且回去,佯做无事发生,随时听我指示。待弄倒了王仔昔,少不得你的好处。」

孙密觉躬身退下,离开密室,脚步轻快,心情愉悦。

林灵素唤来一个心腹道童,派他去给蔡京送信。

蔡京把信件看完,立即回书一封,让林灵素不要妄动,等王仔昔搞得众叛亲离了再发难。

「父亲,王仔昔用万年灵芝炼制仙药,他竟说万年灵芝是假的,」蔡攸笑道,「不妨等他获罪之时,威逼利诱,令他告发朱国祥以假药欺君。」

蔡京摇头:「朱国祥聪明得很,他入京之时,便说灵芝的灵气已泄。既然灵气都泄了,哪还有真假之论?」

「可以再加上这个。」蔡攸拿出几张纸,上面全是朱铭的诗词。

蔡京看罢,依旧摇头。

蔡攸拿出一张,念道:「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这是朱铭在葵丘李庄所作,分明在暗讽官家,把官家比作晚年昏聩的齐桓公,还诅咒官家是在床尸。」

虽然朱铭确实是那个意思,但在世人看来,这首诗不能如此理解,纯粹在以史为鉴而已。

读书人凭吊古迹,经常以史为鉴,这种诗占了大半。

此诗名为《葵丘》,已经传遍兴仁府和濮州,不但山东士子很喜欢,就连地方官也认为写得很好。

甚至还有兴仁府的读书人,组团跑去葵丘凭吊,跟风写了许多类似诗词。

蔡攸又拿出朱铭离京时的《鹧鸪天》,断章取义道:「今古恨,几千般。还有这风波恶、行路难。官家超擢提拔他做朝官知州,他赴任之时,却写这等词作。他的恨在哪里?风波恶又在哪里?行路难又在哪里?不念官家之恩反而多有怨怼!」

这话说得更离谱,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蔡攸再拿出朱铭留给李师师的《临江仙》,说道:「这词更是写得吊诡,繁华东京,被他写成残破都城,他在诅咒大宋要亡国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