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显手段】

石元公回答:「四十九户,算上老幼妇孺,共计二百五十七人。」

朱铭惊讶道:「怎恁多?」

石元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徐州的冶铁行当,比俺们想像中更复杂。」

「细细道来。」朱铭说道。

石元公说:「真宗年间,河北常遭辽国骚扰,朝廷担心辽人弄去做兵器,便严禁利国、莱芜等监的生铁贩运河北。但日用铁器还是能北运的,因此在徐州那边,新开了很多铁匠铺,将生铁打造成锄头、铁锅、铁犁北运。」

「元丰年间,推行新法,铁器须由官府铸造,便连菜刀、锄头等物,都只能官府打造了卖给百姓。徐州的铁匠铺要幺收归官办,要幺破产倒闭。此禁令至元祐年间解除,连生铁禁令也解除了。」

「大观初年,再禁民间买卖生铁。私人冶炼之铁,须悉数卖给官府,再由官府卖给铸造户打造。于是遍地走私官府难禁,政令难以施行。」

「政和初年,重申禁令,冶铁全部卖官,官府再卖给铸造户。除了日用铁器可民间买卖,其余皆不得私卖。这回执行极为严格,尤其是利国监、莱芜监,抓到违禁者即刻刺配充军。」

朱铭听完,有些无语。

朝廷这样反复折腾,除了考虑边境安全之外,更多是一波波收割韭菜。

每有禁令,官府就能收割一次。然后再解除禁令,让冶铁业、铸造业重新发展,等发展得差不多了,再下达禁令进行收割。

这种说法太阴暗,但也差不得太远。

朝廷总是想亲自下场,把冶铁和铸造行业,牢牢掌控在手里生钱。

刚开始十几年还行,渐渐就走样了。国营机构不但不赚钱,反而还要赔钱,而且冶炼打造出的铁器也质量下降。于是又宣布解禁,让民间商贾来经营,朝廷只负责收税即可。

等民间冶铁铸造业兴旺起来,朝廷又眼红了,又觉得自己行了,便再次收归国有。

一遍一遍,反复折腾。

石元公继续说:「大宋开国之初,徐州冶铁场皆为国有。渐渐贪腐横行,入不敷出,便允许民间买扑冶铁。继而兴起三十六家大铁商,每一家都富有巨万。元祐之后,禁令放开,小型冶铁商人和铁匠铺兴起。」

「大观初年,重申禁令,三十六家大铁商虽遭盘剥,却还没有伤筋动骨,反而配合官府压迫小铁商。那些小铁商,要幺倒闭,要幺走私,还经常化身为匪寇。」

「这几年加强缉私,破产逃亡者更多,三五成群相聚为盗。」

朱铭扭头看向那些冶铁户:「也就是说,你招了两百多个盗贼过来?」

「也非全是盗贼,还有盗贼的家属。」石元公解释道。

这特幺不是一回事儿吗?

朱铭问道:「你是怎样取信盗贼的?竟能让他们千里迢迢来金州。」

石元公说:「徐州太守徐处仁,为人做事颇类相公。」

「徐州太守竟跟我很像?」朱铭来了兴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