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0259【状元王爷】

二月雪化,朝廷公文下发诸路,全国酒税大涨,谓之「添酒钱」。

宋朝使者马政,带着辽东汉人高药师,坐船渡海去跟金国接触。

他们半路遇到金兵巡逻,连句话都不敢说,吓得直接逃回山东。还谎称已到苏州(大连金州),金国不愿搞外交,差点把他们杀了。

宋徽宗大怒,让童贯全权负责此事。

三月,科举。

金州举人全军覆没,一个进士也没考上。

洋州却又出了个进士,令孤许考中第三甲。

消失三年的李含章,也回来参加科举,吊车尾考中第五甲。按照籍贯,他属于淮南士子,跟汉中这边没啥关系。

当然,传胪唱名之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甲第。

「令孤兄,恭喜恭喜!」李含章笑道。

令孤许满脸微笑:「同喜,同喜。」

两人还在殿前排队,说起在洋州的旧事。

令孤许突然问:「听闻可贞兄去投军了?」

李含章摇头感慨:「做了大半年军官,一言难尽,不提也罢。反正也不是什幺正式武职,干脆辞了回家苦读,这回总算是考上了。」

令孤许低声道:「可贞兄听说没有,今年嘉王赵楷也有参加科考。」

「莫要多言。」李含章连忙提醒。

殿前开始鸣鞭,众人立即闭嘴,老老实实排队听候。

一系列程序之后,终于开始唱名:「新科进士第一人,开封府赵楷!」

声音传出,全场死寂。

七百多个新科进士,全都傻乎乎看着前方,目视17岁的嘉王赵楷进殿。

十七岁,皇子,状元。

这三个词语组合起来,谁信谁傻瓜,没有作弊才怪了!

皇子参加科举本来就扯淡,还特幺才十七岁就中状元,把天下士子当傻子糊弄呢?

文武百官站在大殿中,眼观鼻,鼻观心,都在装死,只当啥也不知道。

「状元莫走,立于殿下。」宋徽宗提醒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