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揆是《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的亲大哥,再过两年还会主持修建艮岳。
他爹孟昌龄,是蔡京的得力干将。
孟昌龄虽属奸党,却也是一个能臣。其建造永久性浮桥,解决了东京黄河两岸,涨水期的商旅来往问题。另外还督建了几条运河——虽然都是为了收税和运送花石纲,但确实也方便了交通。
孟揆问道:「寻个偏远小县如何?」
蔡攸说道:「最好是又穷又偏,还容易生事的小县。」
孟揆计上心来,笑道:「可为黎州汉源知县。」
「着啊!」
蔡攸拍手大赞:「君堪大用也!」
黎州属于上州,并非户口有很多,而是边疆战略位置重要。
但是,黎州仅有一县,即汉源县。下县,很穷。
黎州境内,汉人不足3000户,约16000人左右。又有熟夷3000户,约18000人左右。
剩下的全是生夷,总数三四十万人。
生夷部落,动辄互相攻打,甚至跑来劫掠汉民。
也即是说,朱铭去了之后,属于附郭知县。整个州就那一个县他啥事儿都不能做主。汉人和熟夷加起来就三四万,却要面对周边三四十万生夷。
油水都是知州的,跟朱铭没半毛钱关系,出了事情却要共同担责。
蔡攸说道:「李道冲办事得力,给他寻个好差遣,我择日便让人举荐。」
对于朱铭的处罚,很快就传遍京城。
之所以传得那幺快,纯粹是因为学禁。
「道用」之学被斥为禁学,《道用策》、《大学章句疏义》被列为禁书。
这种事情,已经十多年不曾发生,上次出现还是禁止洛学和蜀学。
太惹眼了!
朝廷绝大多数官员,东京绝大多数士子,正是因为朝廷的禁令,才知道还有什幺道用之学。
所有的读书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这名不见经传的道用学,居然能够引起皇帝重视,居然能够获得与洛学、蜀学同等的待遇。
于是,官员和士子们互相打听,道用学究竟是啥玩意儿。
蔡京还派遣差役,到太学里面搜书,接连搜出好几本手抄《道用策》。顺便搜出一些洛学、蜀学书籍……
不禁还好,禁了等于给朱铭扬名。
待风头稍过,《道用策》首先就在太学里面加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