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已经哭成泪人,抽噎道:「若我……定然重用此人!」
赵桓委屈了好多年,朱铭是第一个公然为他说话的,太子爷心里那个感动啊。
就如同犯了相思病,接下来好几日,赵桓都悄悄默写朱铭的诗词,写完之后又立即毁弃。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侥幸继位了,就把朱铭召回朝堂,一路提拔重用做宰相,君明臣贤开创大宋中兴盛世。
一日,内侍太监突然来传话。
赵桓吓得浑身激灵,躲在卧室里不敢出来,忽地又有些埋怨朱铭,流泪嘀咕道:「朱成功误我,不该这般莽撞进言的!」
杨冯出去询问情况,很快进来说:「殿下,陛下招伱去延福宫。」
赵桓的三魂七魄又回来了,确认道:「不是来传诏废太子的?」
「不是。」杨冯低头回答,假装没看到太子的窝囊样。
赵桓坐着马车前往,半路上居然生出期许,幻想着父皇被朱成功骂醒,幡然悔悟不再苛待自己这个储君。
等到见了皇帝,发现赵楷就在旁边,赵桓一颗心又往下沉。
「臣叩见陛下!」赵桓甚至不敢再称呼「官家」。
宋徽宗手中画笔不停,随口说:「起来吧。」
赵桓连忙答谢,规规矩矩站到一旁。
宋徽宗问道:「近来读了什幺书?」
赵桓说道:「《道德经》。」
宋徽宗有些惊讶,终于转身:「你也读《道德经》?」
赵桓说道:「臣所读者,是陛下御注的《道德经》。许多大道理,读此书之后方知。」
宋徽宗点头表示满意,当场考教学问。
赵桓初时对答如流,问得深些就答不上来。
宋徽宗告诫说:「《道德经》玄妙深奥,你还当多多钻研。」
「臣谨记教诲。」赵桓连忙应承。
「且去吧。」宋徽宗挥手逐客。
赵桓顿感失望,他还想跟父皇多待一会儿,而不是见面只说几句就被打发。
他一边躬身后退,一边看向陪在父皇身边的赵楷。委屈、羡慕、嫉妒、愤怒、仇恨……诸多情绪萦绕胸膛,赵桓忽地眼睛发酸,又有些止不住想哭。
宋徽宗今日召见太子,是因为舆论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