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谷关、大散关都已归还了朝廷,也即是说,傥骆道和陈仓道朱铭不要了。
反正今后随时可以过来,没必要耗费钱粮那幺远驻军。
但斜谷关却保留着,连带着五丈原,也被朱铭收入囊中。
这是因为斜谷关有造船厂,在这里打造战船编练水军,向西可一路坐船到陇西向东可一路坐船到山东。
此地一占,可攻可守。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而且虢川镇、斜谷镇还是贸易大镇,一个镇的商业税收,比很多县城的税收都更丰厚。
朱铭一直留在斜谷关,等着朝廷派人来签和约,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方「川峡大元帅印」。
「大元帅,」石元公自动改了称呼,笑着擡出一幅画,「幸不辱命,此画顺利带回。」
朱铭让擡画的士卒,小心展开一截,果然是《清明上河图》真迹。
他点名索要此画,做为皇帝嫁女的陪嫁品。
把名画放回画筒当中,朱铭问道:「怎带了一堆女人过来?我看其中一人,好像还是李师师。」
石元公靠近了低声嘀咕,讲明白情况之后,评价道:「那狗皇帝不但昏聩,而且无耻至极!」
不愧是宋徽宗啊,朱铭忍俊不禁,纷纷说:「都送回汉中,让老头子挑一两个,剩下的全部赐给立功将领。」
石元公连忙劝谏:「万万不可!皇帝的嫔妃,只有经略相公与大元帅能享用,怎能赏赐给立功将领?即便要赏赐,也该赏赐陪嫁宫女才是。」
朱铭说道:「狗皇帝的后宫嫔妃,若把三四十岁的也算上,恐怕能有一千人以上。今后如果打下东京,难道我与父亲各分五百个?这他娘的忙得过来吗?」
石元公顿时愕然。
好像……是这幺个道理。
朱铭说道:「让老头子先选,剩下的嫔妃赏给将领,陪嫁宫女赐给军中勇士。」
石元公很为朱铭着想:「大元帅也可选一两个,皆为绝色美人。」
朱铭甚至连两位帝姬都不见,直接去跟李邦彦签署和约。
李邦彦说道:「种氏女,开春之后可送到。四川诸位文官武将的家人,明年入夏之前送到。」
「还有我那几位故友与旧部,以及一个叫岳飞的相州勇士。」朱铭提醒说。
白崇彦、闵子顺、令孤许三人,由于是朱铭的同乡好友,在朱铭起兵之初,他们就被朝廷除名编管了,全部限制居住在偏远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