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粮食比较充足,来到城下并不攻打,而是架锅煮饭射书劝降。
李宝旁敲侧击打听过,从钟相的使者口中,基本了解巫山这边是啥情况。
王禀的官职,比何灌更大,他是宣抚司都统制。
历史上,王禀坚守太原九个月,才被金兵攻入城中。又率残兵巷战,身中数十枪而死,长子王荀投河殉国。
此时的情况更糟糕,一来士兵战斗力堪忧,二来兵粮已所剩无几,三来全城百姓都在饿肚子。
钟相抢得太狠,把城中富户和粮铺全洗劫了,而底层百姓家里又没啥余粮。
「将军,在下愿意进城劝降。」军中掌书记荣觉说。
李宝笑道:「你也不怕被一刀砍了?」
荣觉说道:「若我身死,请将军为我报仇。」
「好!」李宝立即答应。
荣觉是巴州人落魄士子一个,甚至加入了私盐贩卖团伙。
他昂首挺胸来到城下,朗声高呼:「请问此城守将是哪位?可敢放我进城一叙?」
王禀回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且速速退下,否则就弓箭伺候。」
荣觉问道:「城中还有几多粮食?如果不够吃,城外有的是!将军自己为朝廷尽忠,死了也能得到美名。可将军麾下的将士呢?他们死了别说姓名,便连尸骨都不知在哪里安葬。将军欲以全城百姓、全军将士的性命,成就自己忠君报国的美名吗?何其刻薄自私也!」
王禀的脸色阴晴不定,竟然没有下令放箭。
荣觉继续说:「尽管射死我,若是我死了,城内军民全都要陪葬!我军不必强攻,只需围城半月,城内守军便饿得没力气了。我军的兵不多,将军也可带兵出城决战!要幺速降,要幺速战,拖下去对将军着实不利。言尽于此,告辞!」
王禀目视荣觉离开也不知心里在想什幺。
儿子王荀说:「父亲,此人虽是来惑乱军心的,但他所言句句属实。要幺速降,要幺速战,趁着粮草耗尽之前必须做出决断。」
王禀又犹豫片刻,终于开口:「开门,杀敌!」
弓箭手全部站在城墙上,防备义军趁着官兵出城时进攻。
王禀亲率大军,打开城门徐徐而出。
除了王禀的亲兵,以及用来奇袭的两千精锐,剩下全是收拢来的开封籍、两淮籍溃兵。
别说打仗了,就连出城都战战兢兢,列阵时更是混乱了好半天。因为原有编制已被打散,现在是重新编制的,来自不同部队的残兵,临时任命军官组合在一起。
军令都传递不畅!
李宝的部队本来就不多,还要留兵防守夔州,这次只带了水军和三千步兵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