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翻开资料说:「义军的军制,今年整编之后再次改动。10000人左右,为一个师。每师下辖三到四个旅,一个旅3000余人。每旅下辖两个团,一个团1500余人。每团下辖三个营,一个营500多人……」
「也是个复古的。」王禀忍不住吐槽,这让他想起大搞复古的宋徽宗。
师旅团营,都属于中国古代军事单位。
比如隋唐时候的府兵,便有府、团、旅、队这四级。
朱铭搞出这一套军制,识货之人都不觉得他在创新,而是认为他跟宋徽宗一样在复古。
王渊继续说:「一师之主副将称为师长、师副。以此类推,有旅长、旅副、团长、团副……而今的师长只有三人,分别是张广道、李宝和杨志。其余武将,就算能统领足够兵力,也只是假(代理)师长……」
王禀点头表示理解其意,那三位是朱铭麾下真正的掌兵大将。
王渊再说:「这些只是军职,就似宋国的差遣。还有军衔,类似宋国的寄禄官,分为将、校、尉、士、卒。初从军者为卒,当兵一年以上为士。士又分上中下三等,立功者可升等,也可以累积年月升等。以上各级军衔,也分上中少三等。」
这些都是古已有之的名词,而且还用大宋的差遣和寄禄官比喻,王禀也能立即听明白。
搞出军职与军衔,既是让部队更正规,也是为了方便升赏将士。
目前只有三位少将,并授予将军号,张广道封定远将军,李宝、杨志封宁远将军。
此皆为北宋前期的武职散官,定远将军为正五品下,宁远将军为从五品上。
一品则是骠骑大将军,二品有镇国大将军、辅国大将军。
当然,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听起来最拉风。
关胜、孙览、李进义等人属于上校副师,同样也有将军号,分别是游骑将军和游击将军。
至于更下面的中校,就只有校尉封号了,昭武校尉、昭武副尉之类的。
说了一大堆军队相关,王渊低声提醒:「除了三位将军,还有一人须注意。大元帅府的张镗,此人协助大元帅掌管将士升迁,去年还独自领军打过仗。」
王禀问道:「此人是什幺来头?」
王渊说道:「名臣张咏之后,已跟随大元帅多年。」
「义军便是这四人最有权势,」王禀突然一声叹息,「唉,俺理会这些作甚?我一把年纪了,又是降将,能够善终便足矣。」
王渊的意思很明显,降将们应该报团取暖,否则肯定被压制得很惨,但王禀却不愿意掺和进来。
王禀继续熟悉情况,很快发现荆门驻军最多,忍不住问:「接下来要打江陵?」
王渊说道:「江陵必须拿下,那里是四川财货外运的枢纽。」
「若是打钟相,老夫可以亲自上阵拼命!」王禀对钟相咬牙切齿,若非此人串联兵变,他怎会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