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0429【月饼的故事】

但眼前之人已是自己丈夫,而且长得还怪好看,如今又有一首好词,她瞬间就能理解朱铭的郁闷和难处。

种妙蕴道:「着实是一首好词,但格律有些不对。」

「既然要再造乾坤,格律变上一变又何妨?」朱铭撒谎越来越顺畅。

格律当然变了,种妙蕴让写词令,而朱铭抄的却是元曲。

《折桂令》从词牌演变为曲牌,出现很多种变化,这只是其中一种,连字数都加了两个。元曲当中,甚至还有增加几十个字的百字折桂令。

种妙蕴说道:「可惜奴不会谱曲,否则定要为此谱一首新曲。」

「用不着谱新的,稍微做做改变即可,」朱铭说道,「明日你拿去给李师师,她肯定能应手改出合适之曲。」

「谨遵相公之命,」种妙蕴突然变得文绉绉屈身说道,「夫君已过关,请进屋里歇息。」

这位少女就有情趣得多,在屋内准备了美酒,还有一些下酒零食。

她让朱铭坐下,牵着袖子斟酒说:「今夜相公不必跟嫦娥对饮,想喝多少都有奴陪着。」

「那样极好,嫦娥是哑巴,住在蟾宫里也不跟我说话。」朱铭说着趣话。

种妙蕴不知是笑点很低,还是刻意逢迎,被逗得捂嘴窃笑。

当朱铭举杯时,她又连忙端起酒盏,跟丈夫碰杯对饮一口。

聊着聊着,两人又行酒令,最后说道:「奴曾听过几日豫章先生讲学,他在洛阳舌战群儒,为夫君的学问辩解。洛阳那些儒生,都辨不过他,后来有人报官,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还是京西北路提学使下令放的人。」

豫章先生,就是陈渊的师弟罗从彦,也是朱熹的父亲以及老师的老师。

程朱理学的发展,罗从彦属于承上启下的人物。

其学术思想,早期极具攻击性,基于现实而进行思考,既骂王安石改革祸乱天下,又暗讽宋徽宗昏庸无道。后来经历了靖康国耻,再被赵构恶心得不行,其晚年思想变得与民隔绝、内省修身、无比冷漠。

说得更直白些,年轻时觉得国家还能救,思考现实问题而欲振兴社稷。晚年已经意兴阑珊,破罐子破摔,不求改变世界,只求坚守自己的内心和道德。

朱铭问道:「豫章先生怎会去洛阳?」

种妙蕴说:「他十多年前,曾变卖田产到洛阳求学。前两年学问大成,回洛阳拜谢伊川先生的后人。当时夫君正编管桂州,豫章先生听到有人痛斥夫君的学问,便当众跟对方辩论起来,甚至跟伊川先生的后人辩论。第一次辩论,众人都不服气,又约了日期再开辨会。豫章先生一个人,把数十儒生全部辨倒,然后他就被官府抓了。」

「哈哈哈哈,」朱铭感觉很有趣,「今后若是有机会,倒想亲自见见那位豫章先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