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说道:「吾已派人请金国发兵,金人今夜不至,明早也肯定会来。」
济王赵栩说道:「金人若愿发兵,早就已经过河了,哪还会等到现在?」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皇兄还是开城投降吧,」景王赵杞苦劝道,「献城禅位,亦不失新朝公侯。若是负隅顽抗,把那朱贼给激怒了,不但兄长恐遭不测,便连俺们这些亲王也难活命啊。」
老八赵棫、老九赵构,今年都只有十八岁,他们的存在感很弱,只站在旁边不说话。
至于祁王、莘王、仪王、徐王什幺的,更是只有十六七岁。
赵桓不言不语,内心正在挣扎。
一方面,他还指望着金人出兵,或许就能杀败朱贼。
一方面,他既打算献城禅位,又害怕事后死于非命。
反正拿不定主意无法做出抉择。
突然,赵桓问道:「你们谁愿去贼营,与那朱贼谈割地议和之事?」
「俺去吧。」赵楷说。
「你不准去!」赵桓立即否决。
他害怕这个弟弟跟朱贼勾结,先夺他皇位再行禅让,联手把自己给坑死。
赵桓眼神扫过去,亲王们纷纷低头,唯独赵构昂首挺胸。
「九弟可往,与那李邦彦一同出城!」赵桓点名道。
赵构问道:「皇兄要割哪里?」
赵桓说:「长江以南和陕西,全都割给朱贼。其余地方,朱贼须归还朝廷。」
「朱贼不答应怎办?」赵构又问。
「那就再割两淮。」赵桓说道。
赵构继续问:「朱贼还嫌不够呢?」
赵桓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吼叫:「割了那幺多哪里还嫌不够!」
赵构劝道:「兄长还是献国禅让吧。朱成功有仁义之名,我等便不做公侯,或许还能做富家翁。」
赵桓缓缓坐下,耐心的对弟弟们说:「前段时间,朕请教过宇文右丞(宇文粹中),他对本朝史料典籍颇为精通。朕问他,柴家兄弟下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