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又问:「你有几个子女,此时可在汴梁?「
赵鼎回答:「臣有四子一女,俱在解州闻喜县,那里已被金人所占。」
「等战事稍息,就将伱的家人接来。」朱铭说道。
「有劳明公挂怀,臣不胜惶恐,」赵鼎颇为感动,随即帮忙分析局势,「如今陕西两路,一半还在赵宋旧臣手中,以明公之贤名,当可传檄而定。山东诸贼,亦当以招安为上,须尽快恢复民生,以山东钱粮为北伐之基石。昏君赵佶逃往东南,而东南人心早散,赵佶又无强兵,明年发兵数万便可拿下。再收江西、平荆湖,福建、广南不在话下。南方一统,北伐可矣。」
朱铭笑道:「你倒是想得长远。让你做通判,你却在考虑宰相所思之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不正是明公说的吗?」赵鼎不仅办事能力极强,而且还是拍马屁的高手,只不过他一般不说奉承话。
朱铭问道:「还有什幺想说的,都一并说出来吧。」
赵鼎说道:「汉中有帝王之基,却非帝王之业,都城不可设在川峡。汴梁无山川之险,又有黄河之患,新朝最好不要定都于此。关中土地愈发贫瘠,难以支撑大业,长安也非首选。」
「你觉得应该定都哪里?」朱铭问道。
赵鼎说道:「洛阳。」
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洛阳确实是定都的首选。
从军事上考虑,洛阳四面都有关隘。
从经济上考虑,开封水运四通八达,漕粮可以先运到开封,再迅速运到洛阳去。
河北就不行,幽州久经战乱,早已残破不堪,人口缺失极为严重。而且宋辽两国边界,人为搞出「水长城」,水系已经彻底混乱。
如果定都燕京,首先至少得移民百万,不仅要充实燕山府人口,周边其他州县也得移民开垦。接下来还要治理乱七八糟的河道,然后再开凿运河连通幽州与江南。这一系列动作,没有二十年不可能完成。
「此事以后再议。」朱铭模棱两可道。
「是。」赵鼎闭嘴。
朱铭又问:「你可有贤才举荐?」
赵鼎说道:「旧宋太中大夫陈过庭有大才。」
朱铭莞尔道:「陈过庭我知道,此人确实可用,他举荐宗泽去跟金人议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