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气到动弹不得的狗

第810章 气到动弹不得的狗

天然金块,也就是俗称的狗头金丶马蹄金,是寻找金矿的重要线索,而绝州一次性就发现了超过三十块的天然金块,这对大明意味着什麽,不言而喻。

这代表着大明有可能系统性的解决千年以来的经济顽疾:钱荒。

钱荒是大明从小农经济蜕变到商品经济的最大阻力,尤其是海外流入大明白银一旦减缓,地主老财们会下意识的把银子攥在手里,市场钱荒进一步加剧。

自朱翊钧登基以来,他就一直要面对这个问题,钱荒时不时就要给朱翊钧一个脑瓜崩,提醒他,大明要开海,不开海就没有货币用,不开海,就靠着滇铜那点铜钱,根本撑不住整个大明的货币需求。

大量黄金的发现丶采冶丶收储,只要这些黄金堆积在国帑丶内帑之中,大明宝钞就有了现实意义的锚定物。

朱翊钧对着殷宗信,非常真诚的说道:「大明宝钞的锚定物很多,户部有宝钞锚定疏,最重要的还是金银铜的存量,只要朝廷有足够的金银铜,大明就可以发钞,来保证大明有足够的货币使用。」

「大明以前把盐引当钱用,内官去宣旨的时候,也会收盐引,这是货币匮乏的直接表现。」

「绝洲的黄金,朕只能对吕宋总督府说抱歉了,这些金子,要收储在内帑发钞,即便是吕宋总督府发现的,朕也不能把金矿赏赐给吕宋总督府。」

和把铁矿赏赐给了陈大壮不同,金矿朱翊钧没有赏赐给吕宋总督府。

铁矿山需要的是守矿人,绝州西部,就是真正的绝地,但东南部的自然禀赋是极好的,最少能养上千万人的自然禀赋。

情况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朱翊钧提前说了抱歉,这个金矿,关乎到大明货币安全,无论如何,都要朝廷直接控制,而不是像吕宋十二铜镇一样,全都交给吕宋总督府打理。

「陛下圣明。」殷宗信倒是颇为无所谓的说道:「陛下,父亲既然让臣带着这些天然金块入京献祥瑞,也是这个意思,父亲总说,再大的财富,无法长期掌控,那就不是财富。」

「吕宋总督府其实十分孱弱。」

关于是否要奏闻朝廷,在绝洲发现了超大金矿这件事,吕宋总督府经过了极为充分的讨论,最后选择了献祥瑞就是结果,理由很多,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吕宋总督府掌控不了这泼天的富贵。

把握不住,跟在朝廷丶皇帝的身后吃肉,才是正确选择。

吕宋总督府看起来挺强,有三千客兵,超过三万人的牙兵,拥有快速帆船吕宋号一艘,五桅过洋船六艘,马船六十艘,但这支战力强悍的军队,如果没有大明腹地的支持,根本无法组建,也无法维系下去。

就这些船,马尼拉造船厂根本没有能力妥善维护,而且马尼拉造船厂,也没有营造五桅过洋船的能力。

没有了枪杆子,吕宋总督府和总督府庇佑的汉民丶汉乡镇丶十二铜镇,全都会灰飞烟灭。

「顿顿饱还是一顿饱,臣还是能分得清的。」殷宗信很年轻,他更加直截了当的说明了自己的态度,言简意赅,他们家想背靠大明,顿顿饱。

守不住的财富,再大也不是自己的。

他是吕宋总督府的继承人,云南黔国公府就是他们家最好的榜样。

这金矿的事儿,偷偷去采挖,瞒不了多久,毕竟南洋那麽浅的池子,突然有了那麽多的黄金,需要解释清楚,一旦事情败露,大明腹地和吕宋总督府交恶,受害最大的是总督府。

「那这个地方,你们探索的时候,都叫什麽?」朱翊钧看着绝洲堪舆图东南角的位置问道。

殷宗信赶忙说道:「金池。」

「好,遣石隆侯邓子龙前往,筹建金池总督府。」朱翊钧拿起了朱笔,在堪舆图上画了个圈,才继续的说道:「朝廷要七成,其他产出,金池总督府和吕宋总督府自己分帐就行。」

「臣叩谢皇恩。」殷宗信再俯首,感谢皇恩浩荡!

靠着大明朝廷才能站稳的地方,皇帝大手一挥,直接划拨了三成的金矿收益,这是天大的圣恩。

「土着,都弄到矿上挖矿就是。」朱翊钧看了眼中书舍人的位置,中书舍人没在位置上,大抵是如厕去了。

中书舍人们很清楚,把君圣臣贤丶上下一心,大明又探索发现了巨大金矿,为发钞奠定了信誉基础记下来就足够了。

分帐丶土着问题这类的事儿,就不必那麽事无巨细了。

「臣遵旨…」殷宗信有点五味杂陈,哪怕是他父亲一直说,陛下非常特殊,但殷宗信还是第一次如此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特殊。

大明官僚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这个机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就是非常擅长把一件恶事,分解成无数个合理合规的小流程,让执行的基层,担负起所有的责任丶罪恶丶骂名,让皇帝圣名无损丶功业无亏。

这种方式,皇帝自然可以获得好名声,但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人要为具体的道德败坏和丑恶负责,因为是集体作恶。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明百姓都恨贪官污吏,恨却只能恨这个集体,恨不到具体某个人身上,因为穷民苦力们,根本找不到自己不幸的根本来源,连衙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只能恨官员这个政体了。

所以,百姓们对任何官员被斩首示众,都拍手称快,这不是愚昧,这是悲哀,恨不到具体人的悲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