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己

刘吉丶王谦丶叶向高丶熊廷弼丶姚光铭等人,对这个分歧,似乎也是束手无策,没有太好的办法,王谦思前想后,发现这个分歧,好像,只能维持足够的增量,才能弥补,一旦增量无法维持,立刻天崩地裂。

「所以丁亥学制才重要。」叶向高忽然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唯一的解法。」

「咦?对啊。」王谦眉头一挑,他发现叶向高是有点东西的,他比王谦看的还要清楚几分。

王谦知道老爹提出的落日计划新日运河,王崇古认为新日运河的修建,才代表着大明成为了新的日不落帝国。

但叶向高这麽一说,王谦倒是认为,丁亥学制如果能够实现,才是真正的新日。

丁亥学制,是一整套以普及教育为目的的学制,整个设计十分复杂,投入以百年去衡量,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学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也是张居正皇权圣恩叙事的核心。

而叶向高恍然发现,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分歧会随着时间扩大,如何将这种分歧收窄,唯一的办法就是拥有足够多的增量,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维持足够多的增量,价值和价格的分歧,才不会把整个大明给拆了。

而维持增量的办法,一个是海外开拓,一个则是提升生产力,海外开拓如火如荼,那麽提升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到理工科的人才之上。

皇家格物院丶理工学堂丶九龙大学堂丶工匠实业学堂丶译学馆丶海事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各省首府师范学院丶各级师范学院丶蒙学堂丶小学堂丶普通中学堂丶高等中学堂是基础教育。

丁亥学制一旦能够成功,哪怕是海外开拓能力不足,但依旧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解决办法,生产力提高。

李贽就是一个批评家,他就只负责破坏式的启蒙,但以陛下为首的大明朝廷,在进行系统性的建设,来解决问题。

丁亥学制,可以培养新式官僚丶维护大明朝廷的威权丶支撑工业化的需要丶为长期规划储备人才丶维护大明的文化主权丶兼容百家之长等等意义,王谦恍然觉得,对丁亥学制的重视,要超过新日运河,这才真正的新日。

刘吉回到了会同馆驿,今天在太白楼的应酬,纠正了他一个看法,他之前觉得,大明不如泰西有活力,这是一种错谬,事实上,大明正在浴火重生,涅盘之后,活力要远超泰西。

只要大明坚持走在培养理工人才的路上,大明就一直可以维持这种恐怖的活力。

次日的清晨,刘吉等在了左顺门,等待面圣,在一对对的小黄门传下了陛下的天语纶音后,刘吉一步步的踏上了月台,走进了文华殿内。

刘吉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的说道:「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奉君命远渡重洋,今岁,臣带回白银632万两丶黄金11万两,硝石一百四十万斤,可可三百万斤丶两万桶棕榈油丶一千二百万斤的方糖丶一百三十万斤鱼油丶一千八百瓶金鸡纳霜,还有一些鸡。」

此言一出,文华殿里的廷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主要是议论刘吉提到的那些鸡。

黎牙实的说辞是成立的,大明如此发展五十年,怕是全世界都只能种地丶放牧丶挖矿养着大明人了,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大明生产出来的世界性商品与世界处于悲惨世界,关键是,连种地都种不过大明人!

苦一苦方外夷人,骂名陛下来担,正在变成现实。

「免礼。」朱翊钧惊讶的说道:「这只鸡,是怎麽回事儿?」

刘吉俯首说道:「这是英格兰王室用的一种斗鸡,臣买了几十只,在船上养着玩,发现它吃得少长得快,还特别能下蛋,就拿回来,献给陛下了。」

刘吉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陛下对渡渡鸟很上心,所以他就开始注意把一些家禽带回来,送进农学院进行育种。

「不错,下次见到就抓回来一些,有用没用,先养养看,大司农自会找到它们的用途。」朱翊钧十分确信的点头说道。

有没有用再说,先拿回来,这个思路是十分正确的。

英格兰王室喜欢斗鸡这件事,朱翊钧也是第一次知道,

朱翊钧对如何培育肉种鸡和蛋种鸡,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没关系,农学院的农学博士对育种这方面,还是非常熟悉的,每多一种鸡,就多一份多样性。

比如之前,安东尼奥就带了一种义大利的白色鸡名叫里窝那鸡,这种鸡来自于义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里窝那市。

这种白色的蛋种鸡,一年可以产蛋八十多个,农学院培育的最优秀的品种,在营养充足的时候,最多能达到112个,一家如果养四到五只这样的白色蛋种鸡,一家用的鸡蛋,基本就可以保证了。

这还不是这种里窝那鸡的极限,不断的选育优秀的里窝那鸡,产蛋量会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大明也培育了自己一系列的蛋种鸡,比如京红鸡丶江西鸡等等。

刘吉讲了一堆的海外的故事,廷臣们颇为惊讶,大明皇帝反而情绪非常的稳定,这实在是太正常了,相比较之下,大明的种植园经济就显得极其温和了。

「陛下臣舟四方履大洋贸易往来,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被折断的脊梁,难以接续,从吕宋到墨西哥丶印加古国丶西非黄金海外,都是如此。」刘吉面色沉痛的说道:「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国民甚至主动为殖民者的罪行分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