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无中生有,凭空造牌

礼部查典,才发现最少从隋朝时候,倭王就已经开始自称为皇了,比如隋炀帝时,就有倭国使者小野妹子(男,汉名苏因高),在国书里偷偷写了一句『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把倭王天皇迁到大明去,然后让倭王天皇一家沉海,这是高启愚之前的谋划,但考虑到执行的困难程度,他打算看情况再说。

高启愚看着窗外的京都,眉头紧蹙的说道:「倭国现在的局面很差,朝鲜丧师八万众,国内人口流失丶土地抛荒丶贫富差距变得愈加极端丶极乐教肆虐。」

「倭国一方面处于纸醉金迷的繁华之中,这些港口城池,似乎从未被这些战乱所影响到;一方面则是极端的贫穷,本该随着人口流失缓解的人多地狭矛盾,并没有缓解。」

「分歧丶撕裂丶反对和消灭,倭国正在消灭倭国。」

「陛下问臣,织田信长可是自绝?我不清楚,但大概是的。」

李诚立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大鸿胪为倭国国相,有没有什麽好的办法呢?」

高启愚点头说道:「有,一,再次入寇朝鲜丶大明,并且战而胜之,这样一来,倭国一切内部矛盾,都会随着战争的胜利而得到极大的缓解,毕竟对外扩张获得足够多的人口丶土地丶财货;」

「二,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这是高启愚给倭国开出的两样药方,入寇这个难如登天,大明的武器和训练形成了巨大的代差;这个闭关锁国,看起来反倒是良策。

这两个办法,只要成功一个,倭国就可以彻底摆脱这些困难局面,浴火重生。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但执行不下去,大明不允许倭国闭关锁国,大明除了开采倭国银矿,还要开采人矿,闭关锁国,大明还如何开采人矿?

大明廉价劣质的火器丶纺织品丶瓷器丶茶叶丶笔墨纸砚等等商品涌入倭国,这是出程;

倭国大名们提供足够的白银,如果白银不足的时候,就提供倭奴和倭女来换取这些商品,而这些倭奴丶倭女会被运到南洋的种植园,这是中程;

种植园生产蔗糖丶橡胶丶菸草丶棕榈油等等农产品和金银铜铁等矿产原料回到大明,这是归程。

出程丶中程丶归程的三角贸易循环,已经彻底建立。

即便是大明皇帝良心发现关闭了长崎总督府,允许倭国闭关锁国,倭国也无法闭关锁国了,已经形成了循环的贸易路线,连陛下都很难破坏它,这是利润这个权柄驱动的。

即便律法不允许,也有人会偷偷来做。

而倭国普遍存在的经纪买办们,加速了这个三角贸易的循环。

这些经纪买办和他们身后的大名们,是大明商人出程的最大消费者,是中程倭奴丶倭女产生的原因之一,倭国真的是太苦了,苦到宁愿做奴仆丶做南洋姐,也要脱离这个地狱。

倭奴产生就四个原因,战争丶惩罚丶迷信丶饥荒,而倭国的经纪买办们,扩大了这四方面原因的影响。

丰臣秀吉根本无法拒绝大明的要求,他既不能军事胜利,大明也没有内鬼配合他,在军事失败的情况下收复对马岛的失地,更无法做到闭关锁国,而他现在需要大明的册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如何不前往大明,就获得大明的册封,就成了丰臣秀吉的头等难题。

高启愚对着李诚立说道:「饥荒的时候,穷途末路的时候,就会通过抵押自己的方式换取食物,尤其是倭国传统家庭观念,还没有被极乐教完全瓦解的当下,让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了起来。」

「在家庭面临危难时,家中的一员,会站出来,将自己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甘愿去任何地方或接受任何身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父母或其他亲属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而这些秉承着牺牲信念诞生的倭奴,认为自己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因为父母丶妻儿获得了食物。」

「但倭国全面崩坏的情况下,出卖自己换来的粮食,通常会以各种方式,再次回到肉食者的口袋里,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无疑,又加速了极乐教在倭国的泛滥。」

「倭国的幕府丶公卿丶大名丶买办经济这些肉食者们,看得一清二楚,他们站的比穷民苦力要高很多,非常清楚的问题的所在,但却不阻止,反而纵容这种事情发生,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同时获得利益。」

「所以,除了再次入寇朝鲜丶闭关锁国外,其实倭国还有一个出路,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

高启愚开出了第三个药方,揭竿而起,这是倭国能够涅盘的唯一可行的办法,鸡蛋从内部打破,迎来新生。

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就是大明从数千年历史中得到的教训。

「嘶,大鸿胪,如果倭人真的揭竿而起的话,如何是好?」李诚立立刻警惕起来,他同情倭人的遭遇,可他不打算干涉倭奴的买卖,李诚立更加警惕一个团结的丶新生的丶拥有更多共识的倭国诞生!

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不就是丰臣秀吉之流存在的意义吗?」高启愚嘴角牵出了一个晦暗不明的笑容。

李诚立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立刻站了起来说道:「我去巡查迎恩馆防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