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勿以赢小而不麻

第853章 勿以赢小而不麻

寮国宣慰司的祖上是原来大理国的朝贡国朝景咙国,忽必烈攻灭大理国后,景咙国人离开了云南,前往了寮国定居,所以寮国这个地方,从建立之初,就和云南的苗民语言相通,文化相同,血脉相连。

在刀揽胜和寮国勐主心里,投靠大明,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因为祖祖辈辈都是如此生活的,对于蛮夷而言,自适应认爹贯穿了他们的历史和现在,甚至是未来,安南可以,东吁可以,大明自然也可以。

挑来挑去,大明这个爹,似乎最善良。

鸿胪寺少卿俞良史有些无奈,这和他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他学的内容都是修文德以柔远人,如果远人还要跟你打,那就是文德不够,还不够温和丶包容丶尊重对方,需要继续修文德,更加柔和丶变通丶增加特例来招徕与安抚远人。

如果仍然无法安抚,那就是文德不够,还得修。

但礼部的风气在万士和的带领下,彻底坏掉了,动辄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听不懂人话就揍一顿,只要不想死,蛮夷自己会和自己和解,就能听明白大明在讲什麽了。

这种风气之下,鸿胪寺的外事工作,就变得极为强硬了起来。

俞良史觉得这种风气不对,但是实践经验又告诉俞良史,的确如此,土蛮汗丶俺答汗丶建州女真丶朝鲜丶倭国丶安南丶东吁丶红毛番,似乎这些蛮夷都是如此,大明好好说话,这些蛮夷从来不听,只有揍一顿后,事情才能聊明白。

红毛番建立了吕宋总督府,建立了果阿总督府,揍了一顿之后,这些红毛番就不敢造次了。

但金毛番太远了,大明揍不到,大明从万历九年开始,就一直要求金毛番撤销私掠许可证,维护海上营商环境,保证自由贸易,但是金毛番就是不听,好话赖话都说尽了,也没有什麽用。

寮国的情况和这些蛮夷又有不同,寮国挨得揍,不是大明揍得,是旁有恶邻,无可奈何。

大明到寮国的官道驿路,是寮国人自己修的,他们把一切能拿出来的全都拿出来了,这就是抓紧一切机会,傍上大树好乘凉,打通了到大明的官道驿路,寮国的一切都变得好起来了。

刀揽胜犹豫再三才说道:「我在路上听闻大明相继占领了朝鲜丶倭国丶琉球丶吕宋丶婆罗洲丶爪哇丶旧港总督府丶东吁,这不是我们勐主们应该担忧的事儿,我们勐主更关心如何被大明所接纳,幸好一切都顺利。」

「我只是觉得大明似乎在抛弃一些仁义,这是为何呢?」

刀揽胜虽然没有明明白白的说,但是还是担心大明道德滑坡带来的极其恶劣的影响,害怕寮国人成为了大明再兴路上的代价,即便如此,刀揽胜依旧希望可以并入大明,哪怕是成为代价的一部分。

在讲出并入大明这句话之前,刀揽胜已经想了好几年了,最终做出了决策。

对于刀揽胜带领的国民而言,应该害怕的不是被人利用,被人利用说明有用,最害怕的是无人问津,这样代表你没有任何用,谁都可以欺负。

哪怕成为大明再兴的代价,也要并入,因为交了血税,就真的可以融入大明了。

「你知道刘备吗?」俞良史想了想问道。

「我知道,他是诸葛丞相的主公,我听说过他的名字。」刀揽胜非常肯定的说道,在三宣六慰,诸葛武侯庙遍布各个城邦,因为诸葛亮是整个西南小国的启蒙者,乐器丶农作物丶农具丶防止瘟疫蔓延的办法等等。

俞良史这才继续说道:「在东汉末年诸侯蜂起,昭烈帝仁慈一生,从未屠城,携民渡江,白帝城托孤时,仍在告诫蜀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可是仁善一生的昭烈帝,在取益州的时候,还是坚决的去拿了,因为他不拿,益州就是曹操的了。」

「道德也好,仁善也罢,若是你被消灭掉,你所有的信念丶你的道德丶你的追求都化为了乌有,没人会记得,还会在你的坟头上耀武扬威,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天下被烂人所占据,看着万民在痛苦中哀嚎。」

「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俞良史解释了大明为何抛弃了一些高道德,对外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锋芒,而不是过去的柔远人。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就俞良史自己看来,这就是个选择题,大明不这麽做,泰西的那些番夷也要这麽做,与其便宜了蛮夷,不如大明自己去占领。

红毛番已经把总督府建到了大明的家门口吕宋,建到了大明领土濠境之上。

如果有的选,俞良史希望蜀汉那群理想践行者们,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一统天下。

可惜,诸葛亮丶张飞等人的子嗣们,都肯为蜀汉殉国,依旧无法挽天倾,因为地盘太小丶实力太弱丶兵少将寡。

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生灵涂炭战火无休无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