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司农,已经足够保证金山国的农业生产了。
“至于你提到的缺少女子问题,就暂时以夷人女子为主吧,孤上奏朝廷,看能不能弄些倭女来。”朱翊镠打算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积累的事儿,急不得。
“殿下所言极是。”权天沛思索了下这个无解的问题,缺人这种事,是个长期问题。
朱翊镠和权天沛闲聊着,却有点走神,他忽然意识到,金山国和大明不同,大明有汉人这个主体,因为华夷之辩的存在,大明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这一主体都不该改变。
但金山国不同,第一代的汉人移民,会和当地夷人进行融合,其后裔,慢慢都会变成混血,这种混血,就会加剧金山国和大明本土的撕裂。
大宗伯万士和就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殖民者不可避免的本地化。
朱翊镠看到万宗伯讨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感触,毕竟是方外之事,和他没有多少关系。
就藩金山国,他立刻意识到了这种不可避免的本地化,是个无解的问题。
在大明腹地能娶到媳妇,有家有业,几乎不会铤而走险,到海外搏命,就是搏命也不会带上妻子,毕竟出海,是一场前途未卜的冒险。
金山国和南洋的情况不同,南宋陆沉,有无数的汉人走投无路选择了出海,甚至连吉福总督府都有汉人的身影,南洋本就有百余万的汉人后裔,但金山国没有。
朱翊镠拿出了第三本札子,权天沛提到的第三个问题,缺少煤矿,金山城冬暖夏凉十分宜居,但生火做饭,需要煤炭,因为气候的缘故,这里的柴不太够用。
其实更加确切的说,金山国缺少足够的地师。
“这次来,孤带来了三名地师,还有他们的弟子,会在金山国逗留三年时间。”朱翊镠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三名地师主要的目的地是金山城的金矿。
三名地师在下次轮换的时候,会乘船离开,回到大明。
“要么在他们离开之前找到煤田,要么金山城能在离开前,培养出能够自己寻龙分金的地师,这样,金山伯,你挑几个机灵点的学徒,跟随这几名地师好生学习,千万不要懈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谁不如靠我们自己。”朱翊镠下了非常明确的指示,齐头并进。
金山国要有自己的地师,找到足够多的矿产,采集这些矿产换取足够多的大明货物。
“谨遵殿下王命。”权天沛立刻说道,权天沛是金山城的创立者之一,他对金山城的爱,在潞王之上,潞王拍拍屁股回大明了,陛下不会为难这位天潢贵胄,但金山城发展机会没了,那就真的没了。
“对于夷人霍皮部,再接触几番,如果他们还不放弃袭击我金山国,那就想方设法击败他们!”朱翊镠对外交事,下了十分明确的指示,能不发生冲突就不发生冲突。
先礼后兵,如果能够任命几个土官,里挑外撅慢慢开拓,如果没办法慢慢来,那朱翊镠的拳脚未尝不利。
“还有,金山城对马匹的管理,是不是有点太松散了?”朱翊镠研究了下札子,发现金山城和夷人的交易里居然还有马匹!
朱翊镠颇为不解的说道:“金山国对夷人最大的优势,除了火器之外,就是马匹,战场上,兵贵神速,快速机动的马匹你们都敢交易?连草原人跟我们交易马匹都要耍一万个心眼。”
“你们将马匹交易给这些夷人,这是自掘坟墓。”
“殿下明鉴,当初金山城初设,为了能扎下根来,只好这么做了。”权天沛解释了下为何交易马匹,他低声说道:“都是阉过的,马种没有交易出去,都是驽马。”
北美洲、南美洲这两个新世界没有马匹和十分容易开采的铁山,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土著,还处于青铜器的时代,而马匹这种大型牲畜的出现,引起了夷人的兴趣。
虽然权天沛交易出去了一些马匹,但对马种的管理却十分严格,等到立足之后,对于马匹的交易逐渐收紧了起来。
有的时候,权天沛甚至感觉有些怪异,这好好的大明人,到了金山国,反倒是有点像草原人了。
六本札子,其中四本朱翊镠给出了答案,剩下的两本,朱翊镠没有跟权天沛继续沟通,因为他也没办法,一个是金山城缺少足够的学堂,另外一个是金山城缺少足够的医馆,这两件事朱翊镠都没有好办法。
随行的医官倒是能够培养医生,但短期内,无法改变金山城的情况。
次日的清晨,朱翊镠带着一百二十名缇骑出城向南而去,半个时辰,走了三十里,而后向西走了四十里,缇骑散开侦查了一番,下午时候,朱翊镠回到了金山城。
金山城三十里范围内,没有太多的危险。
四月二十六日,朱翊镠下令,在三十里范围内在高处建立了四个哨所,可以观察到夷人的动向。
这是他从戚继光学到的办法,三十里是一个足够安全的示警范围,万历元年,戚继光埋伏董狐狸和他侄子,就是哨所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