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朕,计穷也

“葡王使者保利诺,找到心仪的国务大臣了吗?”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冯保摇头说道:“没有,保利诺带着遗憾离开了,陛下,长史孟金泉愿意跟随潞王去闯荡,是因为潞王是咱大明的亲王,若不是潞王殿下表现出了足够的才智,恐怕,孟金泉也不会跟随殿下前往金山国。”

“读书人素来如此,没有天大的好处,没有明确的前途,他们是不会轻易涉险的,能到葡萄牙做国务大臣,在大明至少也是一方布政使了。”

布政使被尊称方伯,就是一方之长,一个省的布政使,那是大员中的大员,在大明犯了事儿,也要议贵(正三品以上),有极大的司法特权,有这种才能,跑去葡萄牙这种方外之地遭罪?

安东尼奥能得一个徐璠,那是因为徐阶一直在触犯盛怒,徐璠不得不跑。

“那朕也没办法了,他那个汉士族的衙门,其实很危险。”朱翊钧没有强行命令士大夫前往葡萄牙,这士大夫有坏事的本事,而且很大。

八十八位汉士族分成了天地玄黄四组,对国事进行评判,汇总成四份文书呈送王宫,这种制度显然是代议制的变种,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安东尼奥可以得到足够的国事建议,比宫廷秘书出馊主意要强一点。

坏处也十分明显,这些家伙,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安东尼奥一定会被彻底架空,早晚之事。

朱翊钧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希望安东尼奥好运了。

“大宗伯上奏说了件事,自从墨西哥佩托总督顺利办了贷款后,各方使者询问是否可以购买五桅过洋船和办理贷款。”冯保说起了皇帝的放贷生意,这份贷款,被戏称为恩情贷。

能办这种贷款,是陛下的恩情,安东尼奥太成功了,让无数人眼红。

能做放贷生意,一定要有收回贷款的能力,这种国际债务还有高风险的战争贷款,目前看,也真的只有大明皇帝能办的起来。

“除了英格兰和倭国外,其余都可以办。”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准了沈鲤的奏疏,都可以借,只要能把五桅过洋船卖出去就行,卖出去的五桅过洋船,不仅仅是军火生意、安全生意,还有海贸的规则。

想买大明的船,没问题,但纵容私掠许可证,那大明就会将其排除在朝贡贸易之外。

大明目前没有足够的能力布武全球,自由通商,所以海贸规则的制定,只能用这种方式,用大明的生产力去潜移默化的改变。

“英格兰活该。”冯保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私掠许可证,人神共弃,英格兰要依靠私掠船打赢西班牙,短期内不可能取消。

作为大明人,冯保对海寇、倭寇之类的字眼,天然厌恶。

“户科给事中万国钦、刑科给事中张问达、都察院佥都御史陈登云等人联名弹劾顺天府丞杨俊民,劾八事,事事确凿。”冯保将一本奏疏郑重的放在了皇帝面前。

第一,功过唯税赋为重,谁能如期缴全税赋,就为功成,这一点在吏举法中,特别明显,顺天府到京师大学堂进修的吏员,全都是几年税赋全都是完全缴纳的干吏;

第二到八件事,都和唯税赋为重有关。

第二,纵容顺天府衙六房贪腐,顺天府衙门朝钱开,没钱莫进来,除了命案之外,其余任何事,都要花银子打点关系,否则一事无成,少则十银二十银,多则百银千银,顺天府衙门贪腐成风;

第三,纵容贱业,顺天府衙门六房贪腐,自然而然就会纵容包庇城中帮会,给一些生意开后门,但凡是人多的地方,周围全都是娼窝、赌窝,京师风气为之糜烂;

第四,匪、帮人员,横行无忌,甚至西山煤局的煤车,都被连车带货劫走过,有些孩子出门打了个酱油,就永远消失的无影无踪,顺天府六房收受贿赂,纵容包庇人牙行、人贩子;

第五,衙蠹泛滥,民间皆言:衙门少一役,民间少一蠹,这些衙蠹可谓是坑蒙拐骗偷无恶不作,其害甚于匪、帮的等众;

第六是黑工坊,不遵照圣旨和力役签订合同,而是以类似于卖身契建立生产关系的黑工坊,比比皆是;

第七是官商勾连,六房贪腐,给这些商贾行了太多的方便,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至于百姓喊冤无门;

第八是纵容私蓄奴仆,西土城迁来豪奢户,家家户户蓄奴,少则十数人多则百余人,顺天府衙门尸位素餐,冷眼旁观。

“八件事,每一件事都不是诬告,但是这几个给事中、御史,就不问问,为何如此?六房书吏干事、衙役,八成都是城中势要豪右的门生故吏,杨俊民怎么管?拿什么管?”

“什么狗屁的天朝上国!什么狗屁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朱翊钧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把扯下了盖在堪舆图上的红绸布,看向了刺眼的顺天府‘百一’的字样,越看越觉得刺眼。

“冯保!”朱翊钧盯着堪舆图看了半天,大声的说道。

“臣在。”

朱翊钧看着堪舆图说道:“宣戚帅来。”

“臣遵旨。”冯保再拜,他亲自去了大将军府请戚继光到通和宫来。

杨俊民不是罪魁祸首,否则就不是八件事,而是九件事了,杨俊民贪腐就会首当其冲,但杨俊民没有贪腐。

杨俊民回京这几年,真的是兢兢业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顺天府衙门从上到下,全都是贵人们的门生故吏,京师风气变成这样,八成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虫豸。

杨俊民还不是王希元,真的得罪不起这帮贵人,王希元是元辅帝师的门生,皇帝的同门师兄弟,还有前往云南巡按的功劳在,简在帝心。

杨俊民有他父亲的关系,可杨博当年是斗败致仕,再说人走茶凉,杨博走了好些年了,当年那些人脉关系,还有多少有用?晋党都已经彻底散伙了。

顺天府丞,这个活儿,是真的不好干,多头受气,有苦难言。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戚继光龙行虎步的走进了通和宫御书房,俯首拜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