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心此前心里大概有过猜测,但还是摸不清头脑。
这个年头连看科幻小说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别说电影了,还是来买改编权的?
国产科幻电影?别逗了。
刘慈心自顾自地点燃一支烟。
「小兄弟,你就喊我大刘吧,你怎幺想起来做科幻电影呢?」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这个领域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连能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啊!」
路宽笑道:「我是导演,我需要优秀的作品改编剧本,就这幺简单。」
刘慈心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形象气质说是演员更可信一些。
但他似乎又没理由对自己说谎,哪有上赶着送钱来的?
「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这是《2001太空漫游》的经典台词,路宽怕刘慈心不信,给他展示了一下科幻迷的基本功。
刘慈心是《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克拉克的狂热粉丝。
他曾在采访中自述:我的一切创意和思想内核,不过是对克拉克的拙劣模仿,不值一提。
「大刘,我知道你正在写《超行星纪元》,也看过何夕、王晋康他们的很多作品。」
「从专业视角看,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改编潜力的。」
路宽暗暗腹诽你还没写出来的我都看过了。
刘慈心哑然失笑:「对不起,你的形象我还是太难同导演联想在一起。」
这个年代国人心目中的导演都是张一谋、田状状那样脸上沟壑纵横,戴着个鸭舌帽,穿着北平老布鞋的中老年,哪有这样的年轻小伙。
「那你看看我这部剧本吧。」
「《盗梦空间》?」
文字工作者总是对文字有着天然的额亲近感,他这种级别的作家对于剧本格式的文本也没有什幺阅读障碍。
一个精通梦境分析的专家因为和一家企业的合作被通缉。。。
刘慈心感觉心里跟蚂蚁爬似的,剧本里的遣词造句都非常简洁,要是能让他用生花妙笔再润色一番,应该是个很吸引人的短篇。
与自己小说动辄出现的宏大叙事不同,这是一篇发生在意识结构领域的科幻动作类型故事,探讨着人类意识、记忆和现实的边界。
他意犹未尽地合上稿件,倒是不再怀疑路宽的导演身份。
这剧本字里行间的灯光、摄影安排,还夹着两页分镜头手稿。
人家闲得蛋疼来忽悠自己。
「你想买哪几部小说的改编权?」
「《流浪地球》、《吞食者》、《混沌蝴蝶》、《乡村教师》。」
他直接开出自己的条件:「每部50万,先付订金,合同后面会有人找你签。」
大刘呆住了。
你给的太多了!
科幻作家不会不关注科幻电影,刘慈心就是一个铁杆的科幻电影发烧友。
他当然也曾幻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搬上大屏幕,只是对比当下的环境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