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是在《黄土地》的拍摄时,他通过老爹找到了门生故旧郭宝常,如愿以偿地调至广西电影制片厂,还点名要张一谋给自己做摄影师。
此刻,陈大导的目光在热络地叙话的张一谋和路宽身上逡巡,莫名发现自己看不上的草根泥腿子又多了一个。
上一次见这个路宽,还是在北影厂昆汀的《杀死比尔》的片场。
一晃两年就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
只是陈大导对于上一次自己的出言训斥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妥,即使《异域》贵为7500万美元的大片他也看不上眼。
特效片嘛,靠的又不是导演的个人艺术素养,生硬冰冷的机器罢了。
而他要的是把自己接下来这部《无极》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与所谓的好莱坞特效结合,让路宽这样的年轻幸进之辈好好看一看。
什幺叫做艺术与特效工业的完美融合!
后世陈开歌拿着《无极》的本子到处找投资,在03年底立项,04年五月正式开拍。
看着这架势,显然中影已经上船了。
路老板听着韩山平笑呵呵地调侃自己,心道等《无极》上映了有你哭的时候。
「韩总这话就错了,电影有艺术属性,也有商品属性,要说是个商人也不为过嘛,哈哈。」
张一谋也开起玩笑:「小路绝对是导演里头生意做得最好的,也是商人里面最会拍电影的!」
众人皆笑,补天映画的员工们看自家老板和两位国内成名大导都这幺熟悉,对以后的业务承接更有信心了。
陈开歌看着他游刃有余地跟大家叙话有些腻歪。
「那个,小路啊,不浪费时间了,看看作品和效果吧?」
路老板心里冷笑,小尼玛啊,小路也是你叫的?
只是现在特效公司「人穷志短」,《无极》总投资3.4亿,后世的特效费用接近一个亿,这都是钱啊。
关键还不是钱,培养这种顶级的特效团队跟培养刘伊妃似的,得拿电影喂啊!
算了,姑且当他放狗屁得了。
张一谋也凑了上来,他也是为《十面埋伏》的特效来的,虽然需求没有《无极》要求那幺高。
「这样吧,先给大家演示下这个DIT工作台的效果。」
「曹宇,你现在开机,找两个人站在绿幕前。」
「是,导演。」
路老板真の直播带货!
他带着陈开歌和张一谋等人站到监视器前。
「两位都知道,传统的胶片拍摄通过监视器看到的内容,和真正的摄影机拍出来的内容是有误差的,特别是像张导这样对于电影色彩要求很高的导演,这一点尤为致命。」
两人纷纷点头,就像照相机拍好的胶片拿去洗印,除了黑白照片,出来的效果必定是有误差的。
这样的误差在小小的一寸、两寸照片上看不出,但是放到宽20多米,长15米多的大银幕上呢?
「而我们这个技术先进的地方就在于。」
「第一,可以极大地减少焦距变化、色彩对比度失真在内的误差。」
「第二,传统的特效制作要先把胶片洗印出来,转换成中间片,再去做特效,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
「如果那一段戏洗印出来发现不满意,还得重拍,极大地影响制作效率。」
「但是我们这一套技术和设备可以做到实时查看效果,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时候,会使用无线发射器把画面传送到DIT的工作站。」
「两位导演请看!」
DIT技术是千禧年初才在霉国诞生的,不要说张一谋和陈开歌了,就是很多好莱坞的导演都不一定知道。
因为这个年代用胶片拍电影的看不起用数码摄影机的,觉得很Low逼。
两人听得入迷,特别是陈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