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路宽:张校长,我要做校长!

第256章 路宽:张校长,我要做校长!

2月25号,电影局、中影官博发布一则通告。

由电影局牵头,中影和塘山市政府将联合立项大地震题材电影,计划在三十周年即2006年正式上映。

考虑到题材的特殊性,该影片一旦立项,将获准参加「人民院线」播放渠道,并获得重点影片专项扶持资金。

并且在剧本备案和过审上由广电开辟绿色通道,从快妥善给出审核意见。

现面对全社会遴选导演人选,邀请和自愿报名结合。

李秘书和姚建国回到塘山和赵书记汇报完工作后,领导决定从面上广招贤士,通过导演们的主管单位立项招聘。

优厚条件在列,一时间响应无数。

华艺也安排了太郎的阿玛在博客网发文造势,称陆钏是国内新一代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导演。

一定能够在兼顾基本故事性的基础上拍出塘山人民不畏天灾,建设家乡的精神风貌。

同时,自己作为全国作协理事、电影编剧家协会会员,会全力支持好大儿的电影剧本创作,提供严肃文学方面的支持!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路老板正和田状状坐在北电校长张惠军的办公室里。

「他们是找过你吧?」

「对,在金陵路演的时候找的我。」

田状状掐灭烟头:「你不打算接?」

谈到这个牵扯巨大的问题,路宽又有些犹豫。

张惠军建议道:「我看可以接嘛,你现在缺的不是钱,不是权,是声望和社会地位。」

「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是会引起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的,内参上有时都会刊载这类精神文明建设事项。」

路宽笑道:「电影局、中影牵头,但我估计韩总第一个不想让我接。」

「《异域2》已经准备立项了,中影必然是要参投的,他肯定想让我接着拍。」

田状状摇头:「别管他,系列片交给你手下那几个北美的商业片导演就行。」

「你没看陆钏父子上蹿下跳的?我估计这里头有门道。」

张惠军深以为然:「他那个老子一贯是个清高的,这次主动下场给儿子摇旗呐喊,还是不多见的。」

「行,我考虑考虑。」

无论怎幺考虑,控股是必须的。

因为即便要利用地震题材的电影做些事情,那电影怎幺拍才能起到「后事之师」的效果?

怎幺正当地利用电影宣传和盈利教授逃生知识,捐建高标准抗震楼宇?

这些都是必须控股才方便做的事情。

张惠军从茶叶柜里拿出珍藏的老班章茶饼:「说说你自己的事儿吧,提前毕业什幺打算?」

「害!校长,您早点儿拿出好东西来我早就招了,真是!」

「哎呀,少撬点儿!」

张惠军看着路宽大大咧咧地拿起茶刀从边缘处插入,捎带脚就是小10克的量,心疼地出言阻止。

田状状哈哈大笑:「总算能祸害你一回了,我办公室的茶都要被他搬空了。」

张惠军一瞪眼:「一次5、6克就够了,你搞这幺多干嘛?」

「张校长,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们两位老同志想差使我,还不让我吃饱啊?」

田状状笑道:「行了,那你讲讲吧,既不想读研,也不想挂个教职,是准备干什幺?」

「我丑话说在前头啊,你小子可别想跑。」

两个北电老学长凝神看着他,好像一言不合就要拿绳子把路老板搞个捆绑PLAY。

「我准备,成立一个电影学院。」

「什幺?」

我没听错吧?

张惠军下巴都要掉了:「你想要我这个位子直说,过几年我退休了让给你。」

「害!什幺跟什幺呀,你们听我讲。」

路宽笑着地放下茶杯。

「这个想法来自我去年在霉国参观的AFI,即美国电影学院。」

「这一次《异域》在全世界的风靡给我很多感触,这种好莱坞工业流程下的电影项目威力太大,我认为国内电影需要深度学习。」

张惠军笑道:「那你也不用单独成立个学校吧?北电找市教育局给你开个学科可能性都比这个大。」

「不,我的意思是,这个电影学院的影响力不能只在国外,我们要集合整个亚洲的力量,特别是东亚三国。」

路宽顿了顿,拿欧洲举例。

「1989年欧盟通过了《广播指导方针》,对欧洲文化进行保护,其中电影文化是重中之重。」

「这方面我们想效仿难度太大,但是从教育界进行串联,在东亚三个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做这件事是可行的。」

「北电,韩国的中央大学、东国大学,日本的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等电影教资力量都很优厚。」

「三家可以互通有无,我们有最大的市场,鬼子的音乐和灯光技术在亚洲首屈一指。」

「棒子。。。棒子艺人培养和整容技术可以。」

田状状看他前面说的正经,听到这里差点儿一口茶水喷出来。

张惠军已经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这个年轻的新晋柏林金熊奖导演,在电影产业的视野上已经超越了一国一地的局限,开始放眼全世界。

路宽站起身来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以三国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为依托,以北电为建设中心,以轻资产的形式运营。」

「深度探究在新世纪,如何从艺术和商业、文化与市场的角度推动亚洲电影的发展,抵抗好莱坞的倾销。」

别人不知道,但他是有数的。

五年之后的《阿凡达》席卷全球,让全世界再一次感受到当年被《铁达尼号》和《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系列支配的恐惧。

张惠军疑惑:「轻资产运营?详细讲讲。」

「我设想中的这个电影学院是产学研一体的产物。」

「我会邀请韩日的奉俊昊、朴赞郁等好莱坞体系的类型片导演,当然还有好莱坞的优秀导演,这是关键。」

田状状笑道:「这是学和研,你说的产,是指青影厂吧?」

「没错,青影厂具备完整的电影拍摄架构,特效可以让补天映画配合。」

「我计划在亚洲范围内挑选第一期4-5名学员,由成名导演负责教授,课堂为辅、利用青影厂的实践拍片为主。」

「学制2-3年,毕业作品就是电影长片,问界、韩国CJ娱乐,日本东宝株式会社等头部电影公司会参与投资。」

张惠军指出问题关键:「他们凭什幺投资新导演的作品?」

「学校的导师会对剧本和拍摄的全方位进行把关,有必要的话我可以让问界领投,我来做监制,他们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校长办公室陷入沉思,只剩三人吐出的烟气弥散。

对于张惠军来说,以北电为建设中心,进行轻资产的跨国电影学院建设,这是他个人声望和体质资本的一大步跨越。

北电只是市属高校,但这几所大学的联合办学具有洲际影响力,这岂止跳了三级?

对于田状状来说,他一直忧心的路宽个人资产和公司规模的增长,和其本人犹如小儿持金过市的薄弱背景的矛盾得以缓解。

他是这个电影学院的发起人,也理所当然是校长或者副校长,这样的国际声望是会让某些势力忌惮的。

对于路老板本人来说,好处就更多了。

这个想法从田状状建议他留校、挂职、进正协开始就一直在萌生。

首先,问界现在满打满算能够稳定票房的电影导演只有他和宁皓、薛晓路。

后两者现在还只能做小成本电影,没有大片的驾驭能力。

经过三年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培养的类型片和商业片导演,问界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本来选择的学员就是成熟导演,再按照好莱坞体系把这些导演培养出来,路老板这个校长就是「座师」。

给他们提供资金拍长片,打一两个陆钏之类的货色还不是手拿把攥。

未来的电影市场容量巨大,定然是有共存空间的。

何况这些优秀导演在实践期间,完全可以给问界和旅游卫视的影视制作打打杂嘛!

其次,这是一次向韩日市场渗透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