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惊变

就算这位青年导演最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和业界同行、前辈导演间的这些隔阂、闹剧总还是有些影响的吧?

如果让这样的人做了总导演,能不能团结一切力量给国家服务?

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威望,失去口碑和人心,他路宽就算是做了总导演,令不出办公室,怎幺做事?

这在后世不是没有先例。

张一谋的奥运纪录片中曾经有一段被删减的情节,他的助手带着创意小组和张一谋本人的签名印信去提交报告。

需要跑的七八个部门因为各种奇葩原因一直拖着不给盖章,堪称小鬼难缠。

眼看就要耽误物资采购的工期,无奈老谋子直接上达天听,总里出面亲自做了批示,这才顺利解决。

吴克波甘愿出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诉求的。

「我希望NEC或者大东海能够再给我提供一些资金。」

「问界嘉禾的院线在内地的扩张速度不快,我想澄天还是有些机会的。」

「另外,澄天缺导演,我希望能用巨额的签字费尝试签走问界的成名导演。」

作为以内娱挑战者姿态出现的澄天,面对已经基本被划分完了的势力地盘,吴克波能做的其实有限。

挖王金花当然算是开山之作,充实了最基本的艺人资源,但在导演和院线上的短板明显。

后世2006年吴克波开始谋求对嘉禾的收购,2007年完成收购。

随后又成立了影院和地产投资集团,打造橙天嘉禾66为代表的超大规模全数字现代影城旗舰店。

这个影城的配套包括了五星精品酒店、时尚餐饮、书吧、文化休闲、顶级影音体验场所、艺术家 studio等业态,几乎是和万哒一样的发展思路了。

吴桑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但在导演一途上,后世也就跟张黎、鄢颇等寥寥几人合作密切,其余都是外聘。

挥锄头上瘾的吴桑,显然是看上了问界的宁皓、薛晓路,说不定还有徐争。

葛西雄微笑颔首,不怕你提要求,就怕你撑着一副忠君爱国的伪装死要脸面。

和自己合作这一次,显然下一次就是水到渠成了,就像出轨一样,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提到导演,请吴桑再帮我一个忙。」

「你讲。」

「华艺有一位青年导演,听说几年前也是和路宽齐名,差不多时间出道的,叫陆钏?」

「嗯,他的第一部电影《寻枪》,和路宽的《爆裂鼓手》一起参加了2002年的坎城影展。」

「葛西桑的意思是?」

葛西雄沉吟道:「他似乎也要拍一部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想请你和他接触一下。」

「如果有可能,我们想投资这部电影。」

「或者,以澄天的名义把他签过来怎幺样?」

葛西雄调查过这位比路宽出道稍早,当初也曾号称国内青年导演后起之秀的太郎。

父亲是国内著名编剧,在文艺界有一定话语权,父子俩和路宽关系不睦。

上一部《可可西里》据说就是被某内娱黑手黑掉了金马奖,还从院线草草下映。

就像一开始寻求直接接触路老板,通过投资这一手段控制影片内容外。

葛西雄自然也是盯上了陆钏,不知道能不能化敌为友呢?

吴克波倒是被他的提议打动了。

澄天确实是太缺导演了,现在国内的第六代,除了被路宽带着拍商业片的宁皓外,其余几个都是死磕艺术片的主儿。

陆钏也许还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就看怎幺跟华艺谈罢了。

两人推杯换盏,又密谋了许久才各自散去。

路老板一则将要投拍大屠杀电影的消息,把这帮猫狗邪祟都给惊了出来,纷纷开始抱团取暖。

内娱的这一场纷争,看起来已然是箭在弦上了。

——

其实,就像路老板和小秘书陈芷希推断的一样,已经上映超过一周的《无极》在口碑上崩坏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皇帝的新衣一旦被戳破,观众一旦看出所谓的各路影评人的好评都是买稿的结果,自然开始抵制和不买单。

而对于院线来说,我不管你是张一谋、路宽、冯小钢还是陈开歌,就算是史匹柏来了。

只要你的电影不上座不赚钱,立马降排片是题中应有之义。

《塘山大地震》前三日的票房正好赶上周五和周末两天,25号还是圣诞节。

但三天的数字还是堪称「惨澹」,报收1833万、2240万、2199万。

对比2.8亿元的投资额,即便近日海外和韩日等票仓地区的反响较好,但由于电影题材原因,在衍生品和GG植入上都获利寥寥。

电影盈利的压力依然很大,国内市场是不容放弃的基本盘。

12月27号下午,陈开歌和妻子陈虹正在北平卫视的演播厅后台,继续为呕心沥血三年的巨制跑宣传。

两人面上都有些愁容惨澹。

上映时间近半,票房报收1.2亿,但排片已经降至首映时的三分之一还不到,主要就是《塘山大地震》上映的这三天。

面对如此恶劣的局势,开歌导演也是无奈,有些保持不住面上的云淡风轻。

节目叫《倾听》,是北平卫视唯一一档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曹涤非按部就班地开场,随即开始采访环节。

「开歌导演,我们这里有一些观众来信,主要是对《无极》的一些观后感,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回应?」

这是商量好的环节和桥段,拿出一些负面典型的问题回答,等于是公开解释和辟谣一下,做一做口碑公关。

陈开歌微笑道:「我喜欢同有想法的影迷们交流,请便。」

全场掌声雷动!

谁说我们开歌导演性格孤傲的?这不是很谦虚吗?

也就是这一世柳妍的命运线改变,没有被光纤派去做主持人,否则教你做人!

曹涤非提出一些典型问题:「开歌导演,关于观众评价《无极》不好好讲故事,你怎幺看?」

「《无极》虽然讲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故事,但是它叙述得够清楚了,难道推向市场的电影就非得解释明白每一个行为的因果?那好像是肥皂剧的作风吧?呵呵。」

「嗯,下一个问题:陈开歌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您怎幺看?」

开歌导演粗重的眉头起伏,出口的辞藻很专业:「为什幺一部作品中只能有一个核心人物?只能有一种思想内核呢?」

「我以为,《无极》追求的是《荷马史诗》那种宏大背景下的叙事,当背景已经大到简单的地步时,它着力的当然是群星闪耀的复杂人性,这一点希望影迷朋友们还是要加以思考。」

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今天来的也都是从《霸王别姬》开始看陈大导的影迷。

前两个问题几乎是负面影评的常规话术,果然在陈导的亲自回应下显得那幺不堪一击!

曹涤非跟着一起鼓掌:「感谢陈导,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观众反映,真田广之扮演的常胜将军太窝囊,根本不像是一个万众敬畏的大将。」

「哈哈,这一点我还是要多解释两句的。」

开歌导演有些沉浸在这种坐而论道的输出节奏中。

「其实,听到大家说真田广之这个角色窝囊,我反而是高兴的,为什幺呢?」

「一个好的文学、电影作品,人物的性格必然是复杂的,是有弧光的,我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

「当年《荆轲刺秦王》一片同样是备遭责骂,人们也是很难接受李雪建饰演的那个懦弱、狡猾的秦王。」

「余华在《兄弟》里面塑造了一个人性光辉格外闪亮的人物宋凡平,他对此的解释是:外部环境已经残酷到恐怖恶劣的地步,如果再把宋凡平写成一个狡诈的人,我自己都会写不下去。」

「反之,《无极》的故事背景是刻意简化处理的,如果再把常胜将军塑造成一个英明神武的形象,那幺这部影片该会单薄到何种程度?」

陈开歌越说越自信,好像找到了当年刚被分配到广西厂,跟老谋子谈着自己对《黄土地》思想内核时的经历。

「所以啊!朋友们,我可以这幺说,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地看懂,没有十年,是。。。」

观众们兴致勃勃的倾听被打断,后台突然跑出个人,面色焦急,语气短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