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十年之约

「呵呵,是刘领导,赶紧回来吧小路同志,别在外头晃悠了,还是家里温暖啊。」

这话显然是意有所指,听得路老板心里一动。

这是最后奥运创意小组成员的选拔,二三十位团队成员,能让刘领导亲自谈话的,除了导演就是首席顾问之类的职位。

挂掉电话,小刘最先忍不住欣喜地发问:「要让你做北平奥运会总导演了吗?」

「不一定!只是谈话,刘领导会谈话好几个人。」

从应标开始,周军阻止他,要在他塑就金身前利用此前的刘父丑闻肢解问界控股,侵吞博客网;

葛西雄阻止他,要通过黑料的集中爆发,给这部注定要登上世界舞台的大屠杀电影蒙上阴影;

邓温迪阻止他,提前为自己入股的华艺扫清最大的障碍,只可惜功亏一篑,败给了那个颜色。

纷纷扰扰,总归是走到这一步了。

午饭后,青年导演带着小刘出门拜年。

目的地不算远,在长岛北岸的牡蛎湾镇。

两人下车,远远地看到幽静小道的尽头,一栋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前,林颖已经在等候他了。

「小路,怎幺来这幺快?」

林颖笑逐颜开地迎上来:「这位就是伊妃吧,真为你感到骄傲。」

她面带激赏地跟小刘拥抱,路宽托她做中人介绍郑士镕,自然把内情大概讲了些,林颖在电话里就止不住地感慨。

刘伊妃也是笑靥如花:「谢谢林姐。」

「走吧,郑老先生一直在等你。」

林颖边走边解释:「老先生快90岁了,每天也就午餐后有些精神,能跟你们多讲两句。」

「事情的大概我已经同他大儿子讲了,应当没什幺问题。」

「对了,他还看过你的《返老还童》呢,看了不止一遍,据说那段空战看得泪如雨下。」

郑士镕生于1916年,七七之后流亡山城,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进入山城的《大公报》工作。

他曾担任过原国党高官陈仪秘书,后者后世毁誉参半,既是228事件的刽子手,又因策动汤恩伯反「常」被追认为爱国人士。

这一次来,主要是因为郑士镕曾在《纽约时报》创业十三年时间,还协助过中新社在北美立足,是一位有情怀的老传媒人。

通过他在纽约华人圈、北美华人圈以及媒体中的影响力,和迪士尼的媒体力量一起,尽量将刘伊妃此次事件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弭。

至于对《返老还童》中的空战看得泪眼婆娑,路老板也是心下了然,这位是从七七事变就开始感受时代磨难的。

经历的求学问道、案牍战事无数,从大陆到湾省到北美,此生多少蹉跎岁月,对那段历史定然感触颇深。

女设计师顿了顿,略有些迟疑道:「就是有一点啊,郑先生现在眼睛昏花,有些看不清人,可能有时候意识会稍有模糊。」

九十多了,能不意识模糊嘛。

路老板点点头,冲刘伊妃道:「小刘,待会儿进去乖巧些,这是一位有情怀的爱国华人。」

刘伊妃点头:「嗯,知道了。」

「林姐,这院子是你设计的吗?」

「对,几年前翻新过一次。」林颖给他们略作讲解。

「青瓦铺地,屋顶是歇山顶和硬山顶,屋脊上装饰有精美的中式脊兽象征吉祥如意。」

「外墙是米黄色的面砖,搭配深灰色的砖雕装饰,砖雕内容有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传统图案,也是老人家喜欢的。」

路老板笑道:「挺好,是从梁、林两位先生的手稿里得到的灵感?」

「有空给我也设计一套吧,以后估计来往北美的机会也多了。」

阿美莉卡买地永久产权,在洛杉矶和纽约两个美国的电影和政治、文化中心置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刘瞥了他一眼,心道他还真是喜欢安家,还对中式风格情有独钟。

四年前从坎城影展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四合院。

三人说说笑笑进入正厅,踩着中式风格的实木地板,郑老先生正眯着眼坐在红木椅上。

老管家静立在一边,动作轻柔地把他唤醒。

从屋内的布置到老管家的做派,还真是20世纪初年代人的生活习惯。

「嗯?来了是吧?」

老先生鹤发鸡皮,双眼略有些浑浊,待圆睁着双目看到路宽,猛得一拍椅把:「李明!你是李明!」

众人都哭笑不得,老管家凑上前来使了个眼色,表示抱歉。

青年导演笑着上前握手:「郑先生好,我是李明。」

「小刘,来跟老先生问好。」

刘伊妃走上前:「郑老先生好,我叫刘伊妃,祝您春节快乐!」

郑士镕被她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又眯眼仔细地打量这个小女娃,秀眉凤目,容貌娟秀,颇具古典气质。

「你是。。。?」

「哎呀!你是李明的爱人露西啊,怎幺没穿旗袍呢?」

这说的是张漫玉在《返老还童》中,尚在魔都时的成年扮相。

对于郑士镕这个时代的人来讲,旗袍也许是华人女子最美的着装了,端庄典雅,温婉含蓄。

林颖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她跟郑士镕的孙子是校友,都是纽约华人圈的顶级家族,平时多有往来。

这老头子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就这一会儿怎幺又开始糊涂了。

「阿爷,这不是电影啊!而且电影里李明的爱人是张漫玉演的呀!」

「小伙子叫路宽,小姑娘叫刘伊妃,我吃饭的时候跟您聊过的,您再仔细看看?」

郑士镕冲她摆摆手:「不可能,我这双眼睛还有认错人的时候?」

他似乎顿生了几分精神气,冲老管家擡擡下巴:「老林,跟他们讲讲我当年的故事!」

「诶!」

林管家哭笑不得,林颖也无奈叹气,显然这是常规节目,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

「1940年,郑先生去考《大公报》,一刻钟可以背下一版面的文字。」

「后来给陈将军做幕僚和贴身秘书,蒋鼎文先生、蒋百里先生都对我家先生赞不绝口,言他有一绝技。」

「只要是见过的人,此生绝不会再忘,哪怕是从稚嫩孩童长到耄耋老人,皆可一语命中!」

「后来连常先生都认可他的卓着才干,属意他做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林管家洋洋洒洒一顿念经,听得路老板津津有味,刘伊妃目瞪口呆。

「哈哈哈!」郑士镕搔了搔头顶的白发:「明明就是李明和露西嘛。」

他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又凑近了观察路宽:「没得错,你李明又变年轻了嘛,怎幺都变到二十多岁了。」

「还有你这个小丫头啊。」

郑士镕念念有词道:「你跟李明不一样,你是慢慢长大了,不过还不够快啊!」

他伸手指了指路宽:「你要抓紧赶上他啊,还要再快点呦,快点呦。。。」

小刘有些啼笑皆非,自己当然是变老啦,人哪里不老的呢?

可擅于识人的郑士镕看路宽为什幺是变年轻呢?

抓紧赶上他?

她倒是知道《返老还童》中的男女主,是在岁月逆旅中相向而行,一直到灵魂深度契合了才结成眷侣。。。

一通胡思乱想,小姑娘霞飞双颊,又忍不住侧头去看他,却意外发现男子的脸色略有些发白。

刚刚听得津津有味的神色更加深沉内敛了些。

刘伊妃突然想到了生日宴后的那个拥抱。

似乎是用尽了今天的所有气力,郑士镕又坐回到正厅的红木椅子上,背靠软垫,迷蒙地打起盹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