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大蜜蜜的野心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场大戏中几位皇子的演技远没有檐角琉璃瓦的阴影锋利,开始频繁地NG。

秦俊杰和刘叶戏份不算难,完成度尚可。

主要是按路老板的建议改版了人物形象的杰仑一直把握不好。

他适合藤原拓海或者《秘密》中的那个青涩、浪漫,充满神秘感和文艺气质的角色。

就像小刘出道时的王语嫣、小龙女、赵灵儿,本色出演总不会出大差错。

从《鼓手》开始到去年的《头文字D》,这位小天王的主业毕竟还是歌手,在演技上说是止步不前都算是恭维了。

创意小组众人已经回到了棚里继续工作,耳边却时不时传来老谋子「咔!再来一条。」、「杰仑,眼神!细节!」的对讲声。

路老板正在组织讨论,突然剧组副导演程晓东面色尴尬地掀帘子进来。

「路。。。路导,张导让我请您过去一趟。」

「怎幺了?」

程晓东一脸赔笑:「杰仑这个角色增色以后,他可能理解上有些小偏差,张导想劳驾您去讲讲戏。」

路老板还没说话,最活泼的马文倒是调侃起来了:「路导,我现在严重怀疑张导让我们来剧组工作,就是为了蹭你这个免费的脑力劳动者。」

「哈哈哈!」

蔡国强、沈巍等人也苦笑摇头,他们刚刚讨论完文艺汇演的上阙——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正发愁下阙,体现中国现代风貌的《辉煌时代》用什幺命题来展示。

现在你要把大家的主心骨给抽走,这怎幺行?

画家陈丹青脾气最逆反:「这不行啊?两个总导演都去拍戏了,我们这工作还怎幺推进?」

音乐家陈其钢也有些不满:「就是,路导才带我们谈到关键的地方,你这。。。」

张继钢和陈伟亚对视一眼,心下都是唏嘘不已。

不知不觉间,这位青年导演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眼前的场面就已经可见一斑了。

不说其他人,就连他们这对刺头自己,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有些队伍缺了灵魂人物是运转不起来的。

至少这二十多人的创意团队中,能够频繁给出创意、合理有据地评判节目好坏、评估实景效果和落地性的,只有张一谋和路宽两人。

后者因为后世的前瞻性视角,视野还总是更加开阔、发散一些。

这些都是经年累月的艺术积累和天赋造诣。

路老板沉吟了几秒,安抚了一下脾气躁动的陈丹青等人:「我先去看看,大家稍安勿躁。」

大家都面面相觑,只有马文笑着起身:「走,凑凑热闹去,闲着也是闲着。」

「说不定路导帮着把问题解决了,吃不了兜着走再把张导一起给兜回来呢!」

众人都是嘿然一笑,又一次化身拍摄观摩人群,蜂拥而出。

摄影棚里,周杰仑身着盔甲,目光稍有些呆滞地听着老谋子给他继续耳提面命。

「杰仑,感觉还是不对,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和现代性现在是提高了的,你要联系一下。。。」

「导演,路导来了。」

老谋子一回头,兵马俑似的脸上喜色顿生:「哎呀!赶紧赶紧!」

他拉着路老板就开始聊:「这场戏是三个皇子面见老皇帝,三人都是心怀鬼胎,心态不同所以面色各异。」

「剧本是你改的,杰仑跟你也是老搭档了,你受累吧!」

老谋子这是破罐子破摔了,也不拿路老板当外人,讲完就自己往监视器前一坐,端着大茶缸喝水。

看来刚刚讲戏颇费了不少口舌。

路老板哑然失笑,你个浓眉大眼的老谋子也变老赖了!

杰仑讪笑着要说些什幺,青年导演摆摆手,先让摄影给自己放了几遍刚刚的废片。

一旁的小演员秦俊杰、金马影帝刘叶,还有后世伪装成慈善家的周闰发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后者冲助理招了下手,示意去房车里给自己准备些水果,这是签合同时跟《黄金甲》片方耍大牌要来的大咖待遇。

他对这位名声在外的青年导演算是好奇,但也没有多看好,估计这一耽搁又得不短时间了。

叫你给周杰仑加戏,加了他又演不出?

白费功夫!

路老板摩挲着下巴看着废片不说话,倒不是这段戏有多难讲,是他考虑怎幺讲性价比最高。

换言之,他在想怎幺讲能够最快解放周杰仑和张一谋,还有自己,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

有经验的导演,对待不同演员的指导方式自然是大相迳庭的。

简言之,叫做老手给意境,新手给路径。

跟梁朝伟、李雪建这样的演员讲戏,导演不但不能讲得过多,反而要尽可能地给他们留下空间来。

这样能够给角色提供更多可能性,留下余地让优秀演员去创造。

譬如《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对梁超伟说:「宫二像你心里的影子,这一眼要有诀别的重量。」

梁超伟仅调整了手指触碰门框的力度,便传递出更加复杂的情感。

对待成熟演员,譬如现在勉强达到这个标准的小刘,就要给她明确戏剧冲突,提供逻辑支点。

譬如《少年的你》中,曾国祥指导小黄鸭:「被欺凌后的眼泪不能流下来,要憋在眼眶里——这是陈念最后的倔强。」

这句话也可以说是通过生理反应外化心理状态,可不是所有演员都听得懂啊?

对待非专业演员的群演,讲戏就更简单了,一般都是副导演上手:「别想着演,直接把你昨天在饭馆跟人吵架的样子重复一遍就行!」

那对于周杰仑这样歌手出身,几乎没有科班经验的入门级演员怎幺讲?

不但要讲逻辑和路径,还得直接告诉他怎幺演。

这种类似新人演员,需要的是「握拳三次再松开」的直白具体。

「杰仑,元杰不是单纯的忠孝皇子,他是被皇权异化的牺牲品,你这场戏,至少要表现出三重的人格面具。」

周边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都听得一愣,你这说法和刚刚张导可不一样啊?

前半句雷同,缺了后半句。

「第一层,叫铠甲碰撞声中的武将威仪,第二层是垂目低眉时的孝子姿态,第三层是剧本后改的,不甘摆布的反叛本能。」

路老板给了他两分钟咀嚼理解,随即直接把饭喂到嘴边。

「前两层都好说,本身就是你这个角色的底色,是观众通过你的服化道就能体味出的形象,但最后一点就需要演员的一些匠心和细节创意了。」

「我提示你几个细节,你自己参考运用。」

青年导演从周杰仑手中拿过宝剑,瞬间切换到了柏林影帝的状态。

「手握剑柄时发白的指节,是细节吧?想像你每次跪拜时,黄金甲硌在膝盖上的刺痛都在提醒——这身战功是你唯一的筹码。」

「还有当皇帝在暗示解除兵权,夸赞你的剑穗时,你整理剑穗的动作要像抚摸情人头发,但手指又略带着僵硬,这是你内心深处的杀机乍现。」

「另外,在叫你平身时,你试着先让右肩胛骨下沉两公分再起身,这个细微的肌肉控制会产生迟疑的视觉残留,让观众捕捉到父子隔阂的暗示。」

三条细节建议都不是难度很高。

除了最后一条,也许需要像刘伊妃一样经年累月的格式训练才能游刃有余一些。

但这几句醍醐灌顶一样的指点,在杰仑耳中炸开,不但让他迅速捕捉到了要点,更让一边的周闰发都听得惊疑不定。

这样的表演指导,无异于直接给演员填鸭速成了。

哪怕不理解,把刚刚说的动作模仿上几遍都能有模有样。

不是精通表演和导演,是给不出这种水平的设计的。

分层指导体系既尊重表演规律,也体现了导演对创作素材的精准把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