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她通过大使馆寻访到了拉贝的孙女厄休拉,通过交谈、劝说,这才使得尘封了近60年的日记重见天日。
张纯如花了15个小时将所有日记影印下来,一份寄送到国内作为证据,一份送到纽约举行了面向世界的发布会。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份几乎是铁证一般直指鬼子暴行的《拉贝日记》的问世。
历史总是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刘伊妃在张纯如的手记中看到是一回事,但经过这位当事人亲身讲述又是另一种极逼真的感受。
历史缝隙里这些相濡以沫的微光,正如博物馆展柜里那盏千疮百孔的马灯,纵然玻璃破碎、铜锈斑驳,却永远封印着照亮过至暗时刻的温暖。
在黑暗的历史之外,拉贝和金陵市民的将心比心和知恩图报,都给予了她很多人性的力量。
包括这部电影的导演路宽,这样的面对面交谈,也赋予他更多更细腻的情感和笔触,化作镜头语言讲述给观众。
中午11点,一行人来到了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园。
拉贝的墓地这会儿还很简陋,在一株柏树下用四方的水泥砌出方形,没有墓碑和墓志铭,遑论铜像。
只有木牌上简单地记叙了两行文字:
约翰-拉贝,1882.11.23—1950.01.05
小刘看得心下恻恻,踮起脚尖悄声在路老板耳边低语:「我们能资助他们一家吗?起码修一座像样的墓碑。」
「嗯,我和金陵方面沟通过了,这是必要的。」
事实上,后世2013年金陵给拉贝修建的纪念墓园就会落成,墓碑用金陵的雨花石凿制,堆满了来自中国的竹子、梅花、菊花。
后世口罩期间,金陵方面接到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拨来的物资求助电话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和国内多个部门、机构、企业立即行动起来。
一批由纪念馆、金陵当地药企等单位捐赠的医疗物资,送到德国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托马斯·拉贝手上。
后者像他当年的祖父一样潸然泪下,回信感谢善良的中国人民。
路宽和刘伊妃两人将带来的花束放下,鞠躬向这位和张纯如一样的正义天使致意。
「呀!这不是刘伊妃吗?!」
两人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乡音,回首是两个华裔面孔的女孩。
知道在墓园喧哗不礼貌,刚刚惊呼出声的女孩连忙捂住嘴巴,又神情激动地上前:「茜茜,我是。。。我是你的偶像!」
「不对不对,我是你的粉丝!」
另一个女孩儿又好奇地擡头看了眼刘伊妃身边的男子,熟悉的那张浪荡不羁的脸颊映入眼帘,嘴里没忍住蹦出个「洗」字,又戛然而止。
「路导好!路导好!」
两个小刘的粉丝瞬间就明白,这是剧组到了德国了。
太好了!可以去求签名了!
刘伊妃温和地冲他们笑笑:「你们是来纪念拉贝先生的吗?」
「是啊!」圆脸女孩儿迫不及待地回应:「我们是柏林洪堡大学的留学生,一直关注茜茜你的动态呢!」
「自打从你们的宣传里知道拉贝先生在金陵救了很多同胞,现在很多留学生都自发地来献花、纪念。」
刘伊妃嫣然一笑,和刚刚闻听拉贝和金陵市民的互动一样,心中有一股温暖流淌,熨帖着四肢百骸。
这是对她这段时间辛苦付出的最大褒奖,也是拍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谢谢你们,要不你们先纪念拉贝先生,我们一会儿到墓园外面再签名、合影。」
偶像的体贴让两个女孩激动地不住点头,转身收敛了喜色,肃然地献花、鞠躬。
墓园外,亮明身份的神仙姐姐又吸引了几名华裔面孔凑过来,甚至还有韩国留学生。
「哦!路导!茜茜!」
「路宽导演!安宁哈噻呦!」
「怪不得最近学校里搭了个摄影棚!」
刘伊妃宠粉,拿过相机塞到青年导演手里,回头冲大家微笑:「今天你们走运了啊,天才导演亲自掌镜。」
粉丝们小小地欢呼了一阵,又偷眼瞧着这两位的互动,传说中的绯闻男女,今天现场吃瓜一番。
路老板自然没拿什幺架子,拿起数位相机咔嚓咔嚓就是一顿拍,各种中心构图、三分构图、对称构图。
这年代留学生们素质都比较高,翻看着相机的照片啧啧称叹。
「不愧是世界级导演啊,这拍出来就是不一样啊!」
「废话,人家一部电影都卖好几个亿的,拍个合照还不手拿把攥!」
几位留学生也有着不做电灯泡的觉悟,喜形于色地离开了。
海外偶遇神仙姐姐,还有路老板亲手给他们拍的照片,今天这一趟怎幺都算值得了。
博客网即将迎来几位幸运儿的狂欢。
中午的日头稍微暖了些,路宽瞧了眼平静许多的小刘:「吃饭去?」
「走啊。」
「想吃。。。」
突兀的电话铃响打断了路老板的询问。
「路,我是迪特科斯利克。」
「哦!主席先生,你好。」
柏林电影节主席科斯利克笑道:「可惜你还是没能接受我们的邀请,电影节闭幕了才到柏林。」
「很抱歉,拍摄日程确实非常紧张,下回一定捧场。」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科斯利克语气里带着拳拳盛意:「路,中午共进午餐怎幺样?我现在就给Borchardt餐厅打电话订座。」
「额。。。」路老板看了眼刘伊妃:「好吧,我会和Crystal一起过去,你知道她吧?」
「当然,当然。」科斯利克什幺都没说,但又好像什幺都说了。
法蓝西大街47号的Borchardt餐厅是柏林的一间顶级餐厅,位于宪兵广场附近,是柏林名人云集的地方:
奥观海来过,妮可·基德曼、杰克尼科尔森等人都光顾过。
对于政治人物、好莱坞明星和经济界大佬,Borchardt餐厅就像一个自由进出的食堂,普通人倒很难订到座位。
不过半小时后,当科斯利克口中的招牌菜——
炸猪排配土豆和黄瓜色拉出现在路老板和小刘面前时,这对早就被大厨养刁了口舌的青年男女不约而同地轻皱眉头。
特别是刘伊妃。
本来心里就记挂了角色和戏份,无奈被坏蛋强留在柏林。
强留就算了,总算上午和拉贝后人的交流反倒有些新的启发,不算坏事。
还能跟他共度一天二人世界。
这下好了,有个秃顶的大灯泡坐在对面,还在阴冷潮湿的柏林吃着冷冰冰的沙拉。
小姑娘只感觉实在糟心。
只可惜大灯泡一点自觉都没有:「路!Crystal,我代表柏林欢迎你们!」
职业演员小刘笑靥如花第举杯:「谢谢!」
刘伊妃微微仰头,修颈秀项,线条柔美。
猩红的酒液入喉,在口腔弥散,她拿舌尖感受着甜度、温度、酸度。。。
嗯,年份不够,滋味不够醇厚。
科斯利克再添一条「罪状」!
柏林电影节主席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欲加之罪了,笑着对路老板道:「路,我想把你这部电影带到明年的柏林。」
「时间上似乎不允许吧?」
「目前的进度,应该会在年内全球公映。」
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报名门槛,无一例外都要求是全球首映。
即参展之前,不能在其他平台、国家公开放映过,这是为了彰显电影节的权威和独特性。
当然,只要是人定的规则就有例外。
譬如《寄生虫》在坎城参展前曾在国内有过放映。
后经曝光后,影展官方解释是小规模的媒体点映,最终斩获金棕榈。
还有老片《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前,曾在特柳赖德电影节进行过非公开放映,最后也被判定具备评选资格。
按照路宽的规划,希望这部意义特殊的影片在2007年70周年之际上映,显然就不符合柏林的时间要求了。
科斯利克沉吟了几秒:「路,先别急着拒绝,这件事情。。。我来想办法。」
「当然,如果你能推迟上映时间,我想对大家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