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南加大演讲(为盟主一颗卤蛋Z加更!)

「近期,我在北美的问界公司还准备进军百事达,探索线上流媒体业务。」

路老板眼神一扫而过前排表情骤变的哈斯廷斯,仿佛只是叙述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继续给出数据。

「关于中国市场,我列举几个数字,请大家知悉。」

「2002年中国票房约为1.6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是4.8亿左右,四年三倍。」

「2007年上半年,国内票房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今年保守估计也在7.5亿美元以上,这是非常恐怖的增长率。」

路老板顿了顿:「就像某些报纸鼓吹的东大威胁论一样,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来自中国电影的威胁?」

台下的艾格等人笑着鼓掌。

嘲讽当局、反战在好莱坞都是政治正确,这是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固定节目。

「如果按照这种复合增长速度,再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大概在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将和美国持平,距今也不过10年时间。」

后世内地票房第一次夺得全球电影市场冠军是在2020年。

这一世有了某只蝴蝶翅膀,引领着行业发展,只会更快。

「届时,中美两国的票房总额,可以占据全球的75%到80%。」

「我想,这应该能引起在座各位从业者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吧?」

台下一片哗然,不乏行业精英在咀嚼着这个数字,以及背后的意义。

路老板故技重施,依旧是拿一片蓝海的中国市场做诱饵,消除可能存在的收购敌意。

同时,也是提醒在场的各位好莱坞权力人物!

中国市场现在的重要性是超过日苯市场的,有些近期对《历史的天空》说怪话的六大旗下媒体,你们应该掂量掂量事情的严重性了!

让他们对国人的血仇感同身受不可能,但拿钱按着资本家低头,这是可行的。

台下捧哏的来了,一位南加大学子举手:「路,讲一讲怎幺才能和中国电影合作。」

话筒递到手上,这位脑门还长着几颗青春痘的南加大导演系学生坦言:「看过《异域》和Mytube上的视频后,我很向往中国。」

「去年你的电影学校招生,很遗憾我没有被选中。」

路老板笑笑:「感谢你的支持。」

「关于和中国电影合作,我想深谋远虑的艾格先生已经率先垂范,我做两点补充。」

「首先是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的补充。」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发达,有多达150多个工种,其中很多细分行业都是国内欠缺的。」

「甚至就拿最常见的灯光师来说,我所毕业的北电现在连灯光专业都取消了,因为灯光师都转行摄影、编剧、导演。」

「没有学生,也没有老师,没办法再维持专业规模。」

「我们中国的灯光师现在大多来自豫省许昌的鄢陵,灯光技术就靠着父传子、师带徒教授下来,行业规模较小,高端的灯光师也比较匮乏。」

「因为他们没有学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大多是凭经验和感觉耳濡目染,不能给导演提供更加专业的灯光效果、组合。」

灯光师在国内叫灯爷,因为人才稀缺,在剧组的地位较高。

演员得罪了灯光师,会叫你丢脸;

剧组得罪了灯光师,会叫你丢钱。

这话是2017年魔都国际电影节,光纤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字正腔圆说出来的。

他声称:豫省灯光师一村一村地控制着中国影视灯光行业。

青年导演话锋一转:「但据我所知,这个行业在好莱坞是人才过剩的状态。」

「起码这一次《历史的天空》剧组在工会招募灯光师,应聘的人数有些超出我的想像。」

「就像无数挤破了头想要进入工业光魔的毕业生来讲,或者你们可以考虑下东方的补天映画?」

台下一片哄笑,这位青年导演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插播小GG。

「除了灯光行业,包括制片、导演、金融、剧务等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都欢迎你们到中国去,特别是很多留学生和华裔毕业生,中国未来的机会不比美国小,必要的人才交流是合理的。」

路老板在国内提出了电影工业化,导演这个环节算是能进行针对性培养了。

但其他条线的人才呢?

国内的培养机制暂时是无法输血的,但这些分门别类的人才在好莱坞是过剩的。

只不过囿于时代发展,这些过剩的人才暂时还没看到来自东方的机会。

路老板这叫引路,不叫带路。

「这是第一点,我代表国内的电影公司和从业者,欢迎北美的电影人才到内地去交流学习。」

「第二点,在中美电影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好莱坞如果想把握住中国这片蓝海,就必须要重视中国观众。」

「了解内地观众的口味、喜好、民族禁忌、信仰文化,这不一定要和政治扯上关系,而是奉劝各位像对待北美顾客一样用心地对待内地观众,这是作为文化产品生产者的自觉行为。」

「否则,观众一定会用脚投票。」

「就像前段时间我们《历史的天空》剧组在德国、美国遭遇的拍摄阻碍,希望各位媒体都能够如实报导,重视中国观众的感受。」

「我很欣慰地看到,无论是德国的白玫瑰、和平协会,还是美国包括不同肤色人种、族裔在内的反战组织,都给我们带来了声援和支持。」

「他们自发地来到剧组周边,为我们鼓掌、欢呼,驱赶捣乱示威的人群,非常感谢!」

路老板对美国人用上了国内公知的一贯口吻,声台行表都透露着一股子真诚: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是电影这个人类第七艺术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他的语气顿了顿:「好,最后用一句我自以为比较浪漫的话,结束今天的交流。」

青年导演再次点题,示意了一下手里的捐赠证书:

「这些支票不是投资,而是写给电影的情书,希望中美电影越来越好,谢谢!」

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结束了,后续安排好的采访和访谈公关还在路上。

南加大学生、好莱坞从业者们都看到了来自中国的际遇;

影坛大佬们看到了一片蓝海;

哈维、昆汀等狐朋狗友看到了这位老搭档一贯的稳定发挥,他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演讲家。

对人性的蛊惑,话题的引导,适时的插科打诨都恰到好处。

全场似乎只有一位嘉宾心事重重。

因为他看到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手握巨额现金(Mytube卖身)、精通电影行业、背靠中国蓝海市场的竞争对手。

路老板和艾格等人笑谈着走出大门,哈斯廷斯很有礼貌地走过来:「路,你好,我是里德·哈斯廷斯。」

路老板惊奇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里德先生,久仰大名,我得感谢你击溃了百事达,你是真正的行业领袖!」

哈斯廷斯对他的马屁不感冒:「路,能和你聊几分钟吗?」

「当然。」

艾格闻弦歌而知雅意:「我先去酒会。」

「路,我对你刚刚提到的流媒体很感兴趣,可以交流一下吗?」

柏林影帝刚要像在台上一样侃侃而谈,又似乎「猛得」想起了什幺,抿了抿嘴。

「嗯。。。里德,其实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想也许现在不是太好的交流时机。」

他冲外面等待自己的校长史蒂文和艾格等人努努嘴:「不如我们约个时间再谈?」

哈斯廷斯面色不变:「好的,再会。」

他看着青年导演离去的背影,蓦然掏出手机:「把车开过来,回公司。」

饭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

里德·哈斯廷斯被路老板的迷魂阵搞得有些五迷三道,摸不清他究竟是什幺意思。

办公室里,那张「Fast is better than perfect」的标语在列,但现在的哈斯廷斯翻着资料的手却怎幺也快不起来。

他发现了一个华点,但又有些啼笑皆非。

刘伊妃和路宽的关系、合作经历、绯闻事件。

和百事达、奈飞有关系吗?

哈斯廷斯想起了那位俏丽的东方姑娘,口口声声叙述着流媒体的糟糕前景。

自己为了那救命的3亿美元,也只能屈就。

他不可避免地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个Crystal和路是串通好的吗?想图谋奈飞?

可没有任何意义啊!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的规定,一旦持有超过5%的该公司股份,在十天内必须向交易所申报公示,说明有无关联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