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号周五开始的试水。
5月11号第一周的游击战结束。
终于,在5月21号,看着百事达原本3.5美元左右的股价上上下下过山车了好几次,却发现自己还处在泥泞中的哈斯廷斯愤怒了。
「马修,我很不想对你的专业能力提出质疑。」
「不过你有必要向我解释,百事达不到8亿的盘子,为什幺我们花费了近三分之一的现金,还是没有吃到40%以上的筹码?」
马修狡辩:「先生,我被拖住了手脚,只能亦步亦趋地吸筹,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如果你能告诉我不惜代价拿下百事达,我想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他可不背这个锅。
总之他的任务是拿下百事达,保住奈飞不出问题。
现在的进度虽慢,但是稳妥,不会出大岔子。
哈斯廷斯面沉如水,心里也陷入了天人交战。
无论从何种迹象来看,对方的反应都是死死护盘的状态,一直在你来我往地抢夺筹码。
百事达并网之后的400万线上用户如果能和奈飞的合并,他就更有资本和理由说服董事会全面开展流媒体业务。
这个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质押和拆借的这些大额资金也是有成本的啊!
如果最后是惨胜,把有生力量消耗光,他哈斯廷斯就再是巧妇,没有资金,怎幺推动流媒体转型?
怎幺做这一锅无米之炊?
这种惨胜,甚至比惨败来得还要令人唏嘘。
但真的给马修下令全力以赴拿下百事达,他又害怕后院失火。
已经猜到对方要突袭奈飞,如果最后还是被得逞,自己简直白活了这五十年。
此刻的哈斯廷斯,如同路老板此前无数的敌人一样,真的快要把后槽牙都咬断了!
心里像是有无数蚂蚁在爬、在啃噬他的神经,恨不得把这个难缠的东方导演人道毁灭!
他「砰!」得怒拍了一记桌面,颤颤巍巍的咖啡杯略有些倾洒,污秽了洁净的桌面。
马修有些惊恐地看着面前的哈斯廷斯,这是发什幺疯?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独裁者如此失态。
「等我消息,最迟周日晚,我会告诉你最后的方案。」
哈斯廷斯摔门而出,掏出电话联系了一位他始终没有打出的一张牌。
乔治·米切尔。
此君1933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在美国司法部任职3年后,1979年担任缅因州的地区法院法官。
1980年,米切尔被任命为美国参议院议员,接替辞职成为国务卿的埃德蒙马斯基,在1989-1995年期间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此外,他还是克大统领的铁杆亲信,从1995年到2001年作为美国北爱尔兰特使,为大统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观海也任命他为美国中东和平特使。
米切尔现在处于赋闲状态,挂职在汉德游说公司门下,是K街上的一位「再就业人员」。
下午五点,哈斯廷斯出现在了K街。
所谓的K街就是美国的游说一条街,美国的政治制度催生出了这样一条街的存在。
华尔街是金融中心,K街就是政治中心。
曾给路宽做过现场采访的拉里金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不了解好莱坞,就不懂美国人的文化;
如果你不懂华尔街,就不懂美国人的金融;
如果你没来过K街,就不懂美国人的政治。
哈斯廷斯来了,不过是来给自己上一个最后保险的。
他自问想不出东方导演有什幺在自己有所防备的情况下,还能够奇袭奈飞并得手的办法。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位企业领袖还是要做两手准备。
怎幺做?
通过米切尔,进行国会议员、司法部、外国委员会的游说,从行政手段上尽量断绝路宽取得百事达和奈飞的可能性!
这也无可厚非,就像去年路老板通过给刘领导告刁状,把新闻集团一顿好整,差点退出中国市场一样。
这在商业竞争里都是常规手段。
只不过这样的游说服务,代价是巨大的,不仅仅是金钱。
此刻坐在米切尔办公室里的哈斯廷斯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里德,我需要你的承诺,才能给你承诺。」
哈斯廷斯面色阴沉:「议员先生,你能确保那个中国人拿不到奈飞和百事达吗?」
「当然不能!」米切尔微笑:「但你如果想通过这个办法阻止他,我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过。。。」
米切尔话锋一转:「还是那个要求,如果你成功了,我要求你无论在DVD租赁还是所谓的线上流媒体领域,支持我的竞选者。」
「谁?」
米切尔缓缓摇头,一点也没有古稀老头的萎靡:「现在不必问,你只需要承诺我就好。」
可惜哈斯廷斯不是穿越者。
如果他像路宽一样知道,这位在两年后会被观海派遣到中东去,应该能猜到这所谓的竞选者是谁。
独裁企业家连一口咖啡都喝不进去,再一次陷入了天人交战。
为什幺要说再?
他自己也不清楚,似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自己一直是那个疲于奔命者。
无时无刻不要做出影响个人和企业命运的决定。
发现自己险些上当也好;
找微软的鲍默尔「倾家荡产」式融资也好;
还有刚刚天人交战的,是否要全力以赴进攻百事达,快速结束战斗。
包括此时,决定是否要打破自己的一贯准则,一只脚踏进政治的淤泥。
哎,如果自己是个先知者就好了。
此刻的哈斯廷斯如是想。
「好!但我也有要求!」
哈斯廷斯沉声:「如果你们最后做不到,我也不会履行承诺。」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