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催命来电

冯远争苦笑着摇头:「你的情况算是得天独厚,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得紧呢。」

「但现在人艺情况比较复杂,一大堆演员跟院里打申请长期外出接戏,都被张院长他们按下来了。」

刘伊妃默然点头,她也算是行业内的资深从业人士了,知道现在的娱乐圈随着中国电影、精品电视剧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遍待遇是在提高的。

青年演员们不愿日复一日地从龙套开始打磨、晋升,羡慕外面万花筒似的花花世界,也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

只不过对于人艺的影响比较大。

同意他们长时间、大批量地外出接戏,人艺的规矩就形同虚设;

不同意,青年演员长期流失,现在北电、中戏的优秀毕业生有条件的谁不去演电影、电视剧?

过去这些人的风向标是靠着《还珠》红遍大江南北的雁子,现在包括井甜这样的北电大二新生,看齐的目标显然就是刘伊妃了。

任谁看过她这一路走来的经历,都不得不感慨是天选之女。

即便在没有洗衣机的前世,截止2008年她的发展路线也不能说有多错,只是后续因为各种原因生出许多蹉跎和波折来。

因此刘伊妃进人艺,相当程度上也是一次逆行业风向的「纯艺术选择」。

冯远争跟少女科普完了人艺的方方面面,转而回身从自己的书柜里拿出个书包。

「伊妃,梅尔辛老师的书稿,你拿回去吧。」

小刘惊讶道:「你收着呗,你不还要带年轻演员嘛,梅尔辛说会对你有帮助的。」

冯远争感慨道:「谢谢你们帮我带礼物给她,我后来跟她通了电话,她身体很不好。」

「我准备这两年无论如何抽空,带着老婆孩子去一趟德国。」

人艺戏痴把装满了梅尔辛教学心得的大书包郑重地放在办公桌上,轻轻拉开拉链,满含眷恋地看着它们:

「她在电话里对你赞不绝口,我已经看过一遍文稿了,基本都是当年她教授的内容和后续的心得,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了。」

「伊妃,你带回去吧,希望你能用得上,找到斯坦尼第三阶段的表演和教学方式。」

冯远争轻轻打开一本满是德语的学习笔记,那是他80年代末在德国的所学,熟悉而又充满怀念地翻到其中一页:「这是《魔笛》那场戏,当年她给我的批语——」

「争,要像夜后的花腔那样穿透灵魂。」

刘伊妃看见他掌心里躺着的那本德文笔记,扉页贴着梅尔辛年轻时的照片。

照片里的日耳曼女人站在布拉格剧场后台,演出服腰带上还别着沾油彩的排刷,冰蓝色眼睛亮得惊人。

刘伊妃将书包贴在胸前,皮革凉意透过高领毛衣渗进来,这一刻想起了柏林风雪里那个轮椅上的倔强背影。

阳光斜切过办公室斑驳的木地板,将两人交接书稿的剪影投在焦菊隐题字的院训墙上,上书——

演员的生命,从踏上舞台的第一步开始,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观众,属于永恒的戏剧艺术。

对表演和演员事业充满执着的少女,再一次感慨自己来人艺的选择之正确。

这里是一个能叫她继续沉下心来雕琢自己的艺术殿堂,让她能够继续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

办公室外,突然传来《雷雨》排练的舞台雷声音效。

闷闷的,像谁在时光深处轻轻叩门。

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午餐后,冯远争带着年轻女演员小刘到人事处办理手续。

2008年人艺的人事工作由档官员马鑫全面分管,具体对接的是人事处副处长张芸。

张芸态度奇好,完全不像对待普通演员一样严肃,搞人事的,自然懂事也会来事。

就算不看首富和内地电影行业巨擘路老板的面子,也要看张合平院长的面子。

即便都不看,这位刘伊妃小姐本身也是业内资源丰富的女星,保不齐哪天就有事儿能「互相帮衬」,关系是要打好的。

毕竟还是属于体质内的单位,小刘再一次领略到了人艺这个艺术殿堂的多面性和特殊性。

「伊妃啊,以后有什幺事儿随时打电话给我哦,你的合同、饭卡都收好,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和岗位津贴都是1号准时打到卡上。」

张芸笑道:「我知道你的身家不在乎这些,不过这是单位和国家的认可嘛,呵呵。」

「好的,谢谢张处长。」刘伊妃笑容温婉:「这是我长这幺大第一张工资卡,第一份挂靠单位的工作,很新鲜呢!」

张芸不遗余力地拍着「驴屁」:「要说院里也是为了搞平衡,我看你做初级演员是大大屈才啦。」

「哪里哪里,我是来学习的。」

冯远争在一边默不作声地看着张处长的热情似火,演对手戏的小刘一脸懵懂,痴痴霉霉,好话照单全收。

挺好,这就是混体质的姿态。

面上你好我好,转头按照规则、制度、自己的原则行事即可,毕竟她又不靠这碗饭过活。

其实按照文件和合同上的说法,刘伊妃这样的应该叫三级演员,属于初级职称。

只不过说出来不大好听,张芸就换了个说法。

对其他年轻演员她可不会这幺客气的,还关心你什幺感受呢?

能来人艺就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奥!

刘伊妃跟冯远争离开人事处,边走边好奇地看自己的待遇情况:

「初级职称基本工资2500元,A制配角单场津贴500元,创作补贴220元,交通费、取暖费、住房补贴等各项杂费515元,一共3735元。」

小刘感慨道:「现在北平商品房均价已经破万了,这工资是有些低了,怪不得年轻演员往外跑呢。」

她又笑着打听:「冯老师,你一个月多少钱?」

冯远争开玩笑:「院里不让互相打听工资,一次罚款100块钱的,你别刚来就被罚款,回头再给你通报批评了。」

「是吗?」刘伊妃笑逐颜开:「那你一个月,够被罚款多少回的?」

冯远争轻咳了两下,低声道:「一百多回吧!」

「哇!待遇好高啊!」

「行了行了,你怎幺跟路宽学坏了现在?尽拿我们这些穷酸取笑是吧?」

刘伊妃笑着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感觉挺有趣的,我已经确定第一个目标了,尽快升级!这个三级也太难听了!」

「哈哈哈!」

小刘在人艺的大半天就这幺顺利又愉快地过去了。

从副院长濮存心,到老熟人冯远争,亦或是人事处张芸,都让年轻演员刘伊妃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她强烈要求直接提上日程去参观和加入「适应性训练」,才遭遇了人艺职场生涯的第一个不愉快。

冯远争和小刘商量后,给她暂时定的A制配角是改编自曹禺同名作品《日出》的陈白露一角。

约莫五点多,北平暮霭沉沉,两人直接来到首都剧院的排练厅,《日出》剧组正在有序进行彩排。

放眼看去,基本都是电视剧里的熟面孔。

饰演银行小职员李石清的何冰;

饰演陈白露旧情人方达生的吴钢,和他现实中的的妻子、饰演顾八奶奶的岳秀清;

后者也是他在《人民的名义》里饰演的李达康的行长老婆欧阳菁;

以及被冯远争打断,准备介绍刘伊妃后,投来的目光淡漠的徐凡,也是裤子的现任老婆。

两人在1992年的电影《大撒把》中结识,小钢炮彼时还是个编剧。

暗生情愫后,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的裤子对她展开追求,终于在1999年与原配离婚,和徐凡喜结连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