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小姑娘,大气象

「谢谢导演。」徐凡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因为今天是话剧组第一次考察新演员刘伊妃的带妆表演。

如果说冯远争的认可是小刘拿下这个角色的敲门砖和第一步,那导演任鸣基本可以决定最后的角色归属。

除非人艺的艺术委员会否决他的决定,这基本不可能发生。

其实从濮存心到任鸣,乃至包括徐凡在内的其他演员,对刘伊妃这个柏林影后的成色没有一丝怀疑。

在问界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她的表演是被无数观众和专业人士拿着放大镜来鸡蛋里挑骨头的,可谓名至实归。

但电影毕竟和话剧不同,这是徐凡心里不服气的最大原因。

就像路老板早年间凭着商业片《异域》一飞冲天时,其他第六代看他的眼神一样。

我们熬了这幺多年到这个位置,你个小年轻凭什幺?

「伊妃,准备好了吗?」

「可以了,导演。」刘伊妃刚刚从化妆间走出来,甫一亮相就看得在场的专业人士频频点头。

清冷美艳的妆容、骨肉匀停的身条,都是1930年代魔都女郎的标配。

约莫一周前,路宽从魔都连夜飞回豪宅,那一晚心情煎熬的小刘辗转反侧,半夜在书房研究角色陈白露。

话剧人物和电影人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日出》的陈白露来说,研究方法无非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她「金丝雀」般的困境,把握角色动机和心理逻辑。

只是在舞台化的表演中要注意转换自己的表演方式,和电影镜头下的表演会有很大不同。

电影是细节化和片段化,话剧则强调连贯性和放大化。

譬如小刘饰演的这个角色,无论是肢体动作、表情、声音,陈白露的慵懒语调和抽烟动作,都要夸张放大。

徐凡走到台下,面色不虞地坐在第一排,准备瞧瞧自己这位替代者的表现究竟如何。

她也许因为冯小钢、华艺和问界的竞争关系对刘伊妃有些微辞。

但在人艺戏比天大,只要刘伊妃能胜任,她这个临时顶替陈白露的人艺元老也甘愿让贤。

在这一点上,徐凡作为演员是适配、够格的。

任鸣走上舞台:「各位,2008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人艺的《雷雨》、《日出》等剧目都会作为重点推出和巡演。」

「今天最后半小时,我们一起考察两位新A制演员的表演情况,一位是扮演陈白露的刘伊妃,一位是扮演方达生的王雷。」

「请两位年轻演员跟大家讲两句吧,掌声鼓励!」

舞台上,小刘和王雷向着台下鞠躬致意,小刘先接过话筒:

「谢谢任导,很荣幸加入人艺大家庭,这一周的学到了很多,待会儿请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刘伊妃言简意赅地说完,身边王雷的表现就有些迥然相异了,从身侧刘伊妃的角度看去,他拿着话筒的手都在抖。

太紧张了。

2008年的西北锤王加入人艺已经4年,按照北平的职称评审规定:

从三级演员升级到三级演员(中级),除评定人员有重大立功表现外,一般需要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

从中级再升级到副高级的二级演员,则至少需要8年经验。

譬如跟王雷同一年进入人艺的谷智鑫,他在2016年晋升国家一级演员,耗时12年。

王雷后世的代表作主要有2013年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2015年的《平凡的世界》,这会儿还只是一个力求搞职称的体制内演员。

换句话说,他很需要这次机会,自然不可能像「体验民间疾苦」的茜茜公主一样恬淡随意。

也是人之常情。

「感谢导演,我。。。呼。。。」王雷深呼吸一口气调整情绪:「我会好好表现的,谢谢大家!」

台下的新老演员们都面带笑意,不吝奉上掌声。

大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面对同行的老演员、老师们可比面对观众要紧张得多。

因为现场都是行家里手,你的一点小瑕疵都能被捕捉放大,一览无余。

只不过现在的王雷,被身边的年轻女演员对比得太过鲜明——

一个茕茕孑立,站在台上像是冷月清辉,似乎已经在适应和代入陈白露的角色了;

一个还有些愣头愣脑地顾左右而言他,一直在观察导演任鸣的表情,害怕自己的表现不入法眼。

各人员就位,表演开始。

昏黄的灯光下,刘伊妃饰演的陈白露斜倚在欧式梳妆台前,指尖夹着一支香烟,一缕青烟萦绕,风情无限。

这是不含烟草的道具烟,主要成分为茶叶、甘草或木屑,点燃后仅产生少量无害烟雾,视觉效果接近真烟。

话剧演员尤其要重视保护自己的声带,人艺等专业院团严令禁止排练厅、后台及舞台使用真烟。

排练厅外的濮存心矮着身子走到前排,坐到任鸣和冯远争边上。

「才开始吧?」

「是的。」

任鸣低声道:「这小姑娘抽烟?动作有点太自然了些。」

濮存心摊手,边上的冯远争侧过头来低声笑道:「她男朋友路宽是老烟鬼,这两年才戒的烟,也许是跟他讨教的经验。」

「呵呵,难怪,那位可是个懂行的。」两位人艺副院长都笑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