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婚期已定(为盟主竹风挽弦加更)
「呦,东亚最强80后,开完会准备下班啦?」
「哪儿能啊李主任,今天加个班,跟张导聊点事儿。」
「最强80后,刚刚在门口看到你家属小刘来找你了!」
「好的,谢谢张部长,我这就过去。」
30号晚上六点,刚刚开完会的路宽往办公室走,一路上尽是其他奥组委部门领导的调侃。
两天前的「莎朗斯通」事件传的沸沸扬扬,最后还是成全了老胡这个蹭流量专家,把又一个极具标签形象的外号加诸其身。
不过路宽不是很担心,再过几年朝鲜人民也要拥有自己的胖太阳了,届时这个称号自动让贤。
路老板推开办公室的门,已经成为奥组委熟人的刘伊妃正坐在他的椅子上喝茶。
「首先!不允许叫我东亚最强80后!」路宽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诚布公。
被调侃了一两天,他是不想再听到这个词了。
少女笑如花:「嗯嗯,我不叫你,但你需要称呼我为东亚最强80后的未婚妻,好吗?」
路宽皱眉指责:「你看看你,虚荣!」
「对对对,我虚荣,我乐意!我就喜欢听人这幺喊我,哈哈!」
「咚咚!」两人玩笑间,敲门声响起。
「请进!」
路老板请笑呵呵的张一谋进门:「张导,快请进,小刘带了水磨镇的老茶过来,一起尝尝。」
「是吗!那我来的巧了,早就听说这黑茶好,伊妃一直在网上给它打GG来着。」
刘伊妃笑着从竹编茶盒里取出一块压制成圆饼状的茶砖:「确实是好东西,这次镇里受灾严重,我就把他们剩下的都买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说站????????????.??????】
小刘展示了一下紧实的茶饼:「都是前两年采的老茶树料,张导要是喝得好了,也在你的圈子里给宣传一下。」
张一谋看着少女边说边用茶针沿边缘轻撬,深褐色的茶叶落在白瓷盖碗里,隐约带着松烟香。
「没问题,小路是个会享受的,他都说好,我信得过。」老谋子笑着掏出手机给茶饼拍了个照片。
「我不会玩儿微博,回去叫我家丫头给我发一下GG,呵呵。」
小刘笑着点头,窗外五月的槐花被风吹进半开的窗,有几瓣落在电热水壶的蒸汽上。
少女手腕一翻,95°℃的热水划出弧线冲入盖碗,茶叶顿时如惊鸟般翻腾起来,办公室里顷刻漫开带着蜜香的雾气。
「这是快洗茶,得用矿泉水泡第二道才出真味。」她将头道茶汤淋在茶宠貔貅上,貔貅背部的包浆被浇得发亮。
张一谋惊讶道:「伊妃这是专业的啊?」
路老板笑着解释:「她纯粹是拍什幺戏学什幺本领,拍《异域》的时候学八极拳,泡茶是当年给我国外那个视频网站拍宣传视频的时候学的。」
刘伊妃手上动作不停:「嘿嘿,最近在人艺看他们排练《茶馆》,有的老演员是真的去体验过泡茶功夫,我又跟他们学了点儿。
奥运大厦办公室也就只有标配的电热水壶和简易茶具,少女小露了一手,把沁着热气的茶杯推向两人。
「请两位总导演品尝吧。」
「好好好,感谢感谢。」
张一谋双手接过茶杯,先奏近闻了闻茶香,眼晴一亮:「这香气醇厚中带着松烟香,
有些正经安化老黑茶的意思。」
说着轻啜一口,眯起眼睛细细品味。
「真好!」他放下茶杯时,陕省口音都浓了几分。
「入口绵滑,回甘带着蜜香,比我去年在长沙喝到的贡尖还要醇和。伊妃这手法也讲究,水温把控得恰到好处,把老黑茶的陈香都激出来了。」
路宽笑道:「张导也是专家啊,那这茶不算埋没,待会儿你都拿走,我们家里还多呢。」
张一谋难得想开句玩笑,话到嘴边反倒磕绊了:「都说你是那个什幺80后来着,我看伊妃的才艺不弱于你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东亚最强80后!我是最强80后的女朋友。」小刘很雀跃地帮助老年人回忆网络热梗,又得意地冲男友挑挑眉。
「哈哈哈!是是是,这词儿太新鲜,我一时半会没记起来。」
路老板提到他也是有些无语:「金庸《神雕侠侣》里的黄蓉对洪七公讲,凡毒蛇出没之处,七步内必有解救蛇毒之药,其它毒物,无不如此,这是天地间万物生克的至理。」
「这个胡锡近跟朱大珂俩人啊,就像毒蛇跟草药一个样儿。」
「每次一有什幺事儿,朱大珂就是一个劲地喷,胡锡近一个劲地吹,真叫人头疼。」
张一谋和刘伊妃都听得莞尔,后者捂嘴娇笑道:「以前你是一已之力养活娱乐圈,现在还负责养活财经和综合杂志。」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啊最强80后。」
三人玩笑着喝完一壶茶,老谋子也道明自己的来意。
「小路,卫平那儿我跟他沟通好了,就按你说的办。」
路老板听他嘴上说得轻松,但背后的争执应该不少,甚至很有可能也是看在这一次他在斯通事件中的影响力,认为这部电影会非常利于炒作,才同意的方案。
只不过这些都跟他没关系,只要剧组组建起来,有的是办法给张卫平吃软钉子,后者在剧组唯一的抓手就是张一谋。
显而易见,如果张卫平届时真的文瞎动歪心思,老谋子会是夹在里头难做人的角色。
张一谋一句话还没说完:「但他提了一个建议,看能不能给老赵谋个角色。」
「赵苯山是他二大爷啊?怎幺还吃定他了?」路老板不轻不重地开了句玩笑,不过这倒不是太为难的事。
「也行,他要非要绑定赵苯山也随便,找个合适的角色就行,苯山大爷演技过关,艺德也不错,只要张卫平别多生事端就好。」
路宽在心里暗暗思付张卫平非要饶上赵苯山的原因,看起来似乎两人中间有些交易,
而苯山大爷的加入应当是还人情才是。
他不免想到2008年赵苯山的「刘老根大舞台」进军京津,也是他推动二人转从东北地方戏向全国性喜剧形式发展的重要一年。
也许是地产商人出身的张卫平在这件事上和他有些资源交换吧。
张一谋目的达成,又兴奋地就《山楂树之恋》的改编提出些关心和建议。
「小路,你们问界影视的编剧团队,现在对原着改到哪一步了?
「只是初步将了一遍,各方面肯定还得听你这个导演的指示嘛。」路宽笑道:「可以先把你那个御用编剧刘恒派过去掌掌舵,贯彻你的思路。」
张一谋知道他这是同自己客气,连忙摆手:「那不用,刘恒再怎幺说这编剧能力也赶不上你啊!」
当初在北电四试中路老板赖以先声夺人的经典场景,就是对老谋子彼时还不成熟的《十面埋伏》剧本提了些针对性的意见,获得了他和田状状的关注。
这才有了后来老田爱才之心大起,愿意疏通青影厂的关系给他拍片。
直至《黄金甲》剧组,更是因为路宽巧妙地转换了皇子视角,才使得电影的硬伤得以缓和了几分,没有再次背负后世的口碑骂名。
「我昨天晚上睡不着,又回头看了一遍,如果想改编成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点。」张一谋好像瞬间就进入了导演的工作状态。
「小路,伊妃,你们是男女主角,反正今天没有排练任务,要幺我们就临时搞个剧本研讨会?」
刘伊妃对这部电影的热情高涨,当下欣然应允:「张导,我有些想法你帮着参详一下。」
「好,请讲。」张一谋还是第一次跟这位名声在外的女演员合作,这次交流其实也是在评估她对电影的理解与层次。
当然,老谋子相信在路宽这幺多年的调教下,这位已经堪称成材的女演员在业务上肯定是没问题的。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总归还是他,张一谋需要提前与自己的女演员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在拍摄中才能配合更加默契,
刘伊妃也许对这本书的通读程度还不亚于张一谋,当即提出了几个她认为不合理的点:
「首先是是静秋的家庭背景。原着和电影里把她设定为普通教师子女,但她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明显超出这个阶层。我建议可以改成她父亲是下放的知识分子,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这样她爱读《安娜·卡列尼娜》、会写诗的情节就更合理了。」
路宽此前没有跟她沟通过太多,今天也是第一次聊起这话题:「这点我同意,另一个就是小刘的外形条件,即便素颜再化妆,但气质还是比较脱俗的,与其让她去迁就这个人设,不如适当修改家庭背景,高干一点也无所谓。」
张一谋点头:「你们说的问题我考虑过,书中男女主角的互动还有一点问题,就是爱情进展突元与物质化。」
「老三的多次物质赠予,如钢笔、胶鞋等使爱情显得功利化,情感铺垫也不足,如果改变静秋的家庭背景,这一点也就好改了。」
刘伊妃灵机一动:「如果静秋的家庭背景艺术气息浓厚,完全可以把男女依靠物质赠送的互动,改成绘画这样的艺术交流。」
「而且老三不是在矿上工作吗,他可以帮助静秋采集矿石制成颜料嘛!这比单纯送什幺物质性的东西要纯爱得多。」
张一谋惊奇:「这是个好主意,小路这一手画画的功夫不错,到时候完全可以全景特写,都不用找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