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真相浮出水面?

赵苯山当即跟徒弟一样,小酒杯换玻璃杯:「路总,上次辽大苯山艺术学院的事儿,承情了啊。」

「说这话,那支付通到山海关外头去不也是你赵老师上上下下给捧的场吗?」

「哈哈,那我也跟你外道,我敬你。」

路老板知道赵苯山这是在众人面前展现跟自己的交情,不过他乐得配合。

一是跟赵苯山这样讲道义的老江湖打交道不糟心,二也是为了刺激刺激张卫平,想要这个丑货继续作妖。

刘伊妃抿了口凉白开,余光瞟着敢怒不敢言的张卫平,后者脸色铁青,几乎处在拂袖而走的边缘了。

只是现在就怫然不悦地离开,就被打脸得有些明显了。

席间众人继续笑谈,良久,自讨没趣的张卫平才瓮声瓮气道:「各位,你们吃好喝好,我有个紧急电话去回一下。」

大家都面色如常地回应,只有张一谋起身送了几步,两人似是聊了些什幺。

看着走远的张卫平在夜色中有些微微激动的模样,刘伊妃凑到路老板耳边低声:「还差点儿,主要你太吓人了,大狗看了只敢炸毛。」

「不急,小火慢炖。」路宽听得莞尔,也低声和她谜语人起来,听得旁边的童丽娅一脸懵逼。

所谓「离间」二张的重点,还是在张一谋身上。

势必要逼着张卫平胡搅蛮缠到叫老谋子无法忍受的地步,认为对方已经不堪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亦或是牵扯他超生的私事,这顿饭才叫煮熟。

时间不早,路老板端杯起身:「各位老师,小刘拍戏有些累了,我们先回去休息,大家继续。」

溪美娟等人也都表示要走,众人客气地寒暄相送。

赵苯山倒是真的多送了几步,几人在宾馆大院角落里站定。

「路总,刚刚感谢你。」

「酒都喝了,还谢什幺?不过张卫平之前同你有矛盾?」

赵苯山皱眉道:「其实也不算,我艺术学院那边申请硕士点的事儿,之前是找他给办的,只是一直没成。」

「他顺势请我给张一谋的电影客串一下,我也同意了,其实事儿最后还是走的我自己的路子,他可能觉得我没给他找的中间人表示。」

「最后谁打的招呼,机关里头的人心知肚明,他这个人情找我真是要不着。」

路宽没想到还有一出:「那这电影找你。。。」

「那不一样,本来我也是看张导的面子,需要我来卖卖这张老脸,没说的。」

赵苯山笑出一脸褶子:后来是你路导邀请,我就更开心了,从上次吃完饭就一直没机会亲近,咱们这些投脾气的人在一块处得多好啊!」

刘伊妃捧哏道:「赵老师刚刚那俩徒弟,是要带到春晚去的吧?」

「是啊!要说路导你这媳妇儿太聪明了,心也好,刚刚丫蛋还跟我面前夸呢。」

几人初见,其实就是在2004年的春晚彩排现场,当时赵苯山还找了路老板说情,请他高擡贵手放不懂事的董白莲一马。

赵苯山感慨道:「我们在前门东大街的刘老根大舞台已经装修好了,内部正商量啥时候正式开业。」

「要说这京城居大不易,虽然去年民间艺术团在人民大会堂试演了三场,看起来效果不错,场场爆满。」

「但我还是想通过春晚给把这俩孩子带出来,叫全国人民都能认识下,以后京城这边儿也算有个角儿压压阵。」

老赵调侃道:「说实话,今天其实就是带他们来认识认识你路老板和张导来了,混个脸熟以后能捧捧场就最好,没想到遇上这个棒槌,嘿!」

赵苯山早年第一桶金靠的是煤炭发家,但他本人的商业思维和嗅觉都比较敏锐。

随着个人IP打造的成功,他把原本不太能拿上台面的二人转艺术、民间戏曲等进行了包装打造。

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地方舞台推广、挂靠辽大成立苯山艺术学校,以及最重要的一步——

从师带徒的小作坊,变成「苯山传媒」这样的正规公司。

其中,刘老根大舞台就是「苯山传媒」的主营业务,整合了剧场演出、影视推广和人才培养链条。

与问界的内部操作雷同,他通过大火的电视剧《刘老根》、《乡爱》等包装二人转演员,再利用其知名度为剧场引流,形成「影视捧人、剧场变现」的闭环。

仅仅2007年,他在全国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营收就过亿。

同为小众曲艺,这一年4月,德云社才刚刚收购天桥乐茶园并更名为「德云社剧场」。

和从辽宁大连到北平的万哒类似,对于赵苯山而言,从辽宁铁岭到北平,也是他打造自己文化传媒集团的必经之路。

他答应客串电影,又劳心劳力地利用自己的人脉,帮问界商城的支付通在东三省推广,又何尝不是存了跟路老板「勾兑」的心思呢。

贤内助刘伊妃眼明心亮:「赵老师,等北平的大舞台开业了你送我点儿位置好的票,我给你拉明星过去捧场。」

「哎呦!你看我刚刚还说错话了。」赵苯山一脸后悔:「其实我这趟来是主要带着俩徒弟给伊妃见一见,让他们见识下内地最红的女星的风采!」

路老板调侃:「还得是老艺术家,说起瞎话来脸不红心不跳的,我脚不跺都有点麻了。」

「哈哈哈!」

「这样,赵老师,你开业之前说一声,问界这头的导演演员,能去捧场的都去。」

「另外微博、问界视频那边需要什幺推广,你就让下面人找杨思维,我让她给你操心操心这事儿。」

老赵听了这话就差拉着他再回去把酒言欢了,紧紧握住路老板的手:「路总,咱哥俩就不讲旁的什幺了,我就给你一句保证——」

「有我在东北的一天,那头儿的所有官面上的头绪我给你搞定,绝对叫问界商城和支付通畅行无阻,没有对手。」

好家伙,爷俩的年龄差距,硬是变成哥俩了。

赵苯山今晚和小两口聊得着实开心,现在的他满心都是自己刘老根大舞台的「京城战略」。

旋即又转向小刘:「伊妃啊,以后每个月我让人把票送到你手上或者送到问界去,绝对是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待遇,这些票都不是放到网上卖的,专门留下来给亲朋好友的。」

所谓亲朋好友,就是拿来公关或者给领导做人情用。

对于官面上好排场的人来说,人人都买到的票,再贵都不稀罕。

出手就是人赵苯山派人送来的、绝对不会拿出来交易的VIP票,才更能凸显逼格。

毕竟如果用比较泛泛的「国民度」这种似是而非的指标来评估流行性,赵苯山比小刘的「国民度」要高出太多。

看看春晚的收视率就知道了,更别提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冲着他看的。

「那我先替问界各位导演、演员们谢谢赵老师,哈哈。」

小刘侧头,突然看到身边丈夫的表情很奇怪。

他说的话更奇怪:「刘老根大舞台的票也放在网上卖吗?」

继人艺之后,这已经是他近期听到的第二个「网络售票」商业案例了,颇觉好奇。

赵苯山一愣,不知道话题怎幺歪到这里,据实回答:「不上网不行啊,我们在其他城市的票务问题就很多,北平肯定更夸张。」

「说起来也叫幸福的烦恼吧,如果不把大部分票上网,光是售票的接线员都起码要配三、四个,现场排队太长不说,黄牛捣乱更是常态。」

「而且北平和其他城市不同,有相当部分来大舞台的观众都是游客,他们是没时间现场排队买票的,我们在大连的大舞台就是,直接把门票都算到很多旅行团的套餐里了。」

这在后世其实是常态,去天津、北平旅游的不乏想去德云社见识一二的,算是旅游场景的一种。

「那大舞台的在线票务是谁做的?」

老赵挠头:「上次我听总经理汇报还在谈,应该是有几家在接触,路总,你这是?」

「纯属好奇。」路宽笑道:「如果有消息了,方便的话告诉我一声,问界也对线上票务有些打算,我们调研调研市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