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纶颇为感慨,又自嘲一笑道:“看来你确实成熟了不少,先前是我将你想得太简单。”
薛淮看了一眼远处东华门幽深的门洞,轻声问道:“伯父为何要将侄儿推向代王?”
一阵沉寂,唯余风声。
薛明纶负手而立,徐徐道:“官场上确实很忌讳左右逢源,但不意味着你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句话似乎意有所指。
薛明纶继续说道:“我原本想着让你和代王府结下一份善缘,这对你将来很有好处。或许你会觉得储君已定,再去结交代王有何意义?我只能告诉你一句话,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都有可能,有些时候一步闲棋极有可能收获颇丰。当然如今说这些已经迟了,你这次丝毫不给代王脸面,以他的性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薛淮神色平静,当日在太湖楼内的见闻便让他预料到这个结局,所以他才会说服沈望直接对代王下手,当下沉稳地说道:“多谢伯父提点,侄儿会小心行事的。”
薛明纶微笑道:“陛下将代王禁足半年,至少这半年之内你不会有危险。让你的老师帮你一把,争取在半年内让你外放,在外面待个三年五载再回京,对你而言是件好事。”
这是一位长辈发自真心的建议。
薛淮诚恳地说道:“我记下了。”
薛明纶看向长街对面的两辆马车,视线落在沈府马车之上,压低声音道:“景澈,你有一位好老师。”
薛淮觉得他话里有话,便谨慎地说道:“今日之事,还望伯父莫要记恨家师。”
“不过是乞骸骨而已,哪里就谈得上记恨二字。”
薛明纶显得很洒脱,继而微笑道:“我只是觉得这一切来得太突兀,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手在搅动风云。回想之前,顾衡跳出来检举你的父亲,这步棋令人意想不到。朝中局势复杂不假,但是能够通晓各方隐秘的人委实不多。如果不是顾衡掀起风波,陛下就不会查都水司,查办处也不会成立。”
“败在你老师的手上,我心服口服,这是他棋高一着。”
“你的老师蛰伏多年,一朝出手便算尽满朝文武。”
“果然高明。”
薛淮沉默不语。
他能听出薛明纶的言外之意,无非是想隐晦地告诉他,沈望极有可能是站在顾衡身后的设局之人。
如此一来,薛家遭遇的陷害,他在九曲河畔险些死去的经历,便都是沈望亲手谋划。
薛明纶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薛淮的胳膊,道:“我过几日便回桑梓,届时你不必相送,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非议,对你的名声不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