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0034【杀人放火受招安】

朱铭又说:「除了和买钱,还有和籴钱。根据上交的粮税,按比例卖粮给官府。说是购买,其实明抢,地主白送给官府粮食。白三郎还说,和买钱、和籴钱这些富人税,以前收得相对比较客气,自从蔡京做宰相以后,一年比一年突破下限。」

朱国祥只能感叹:「蔡京这个奸相,果然当得不冤枉。」

朱铭分析道:「如果在汉中盆地造反,地主也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不说完全取消苛捐杂税,就是宣布少收一点和买钱、和籴钱,都极有可能得到地主的拥戴。若是再宣布茶叶通商,取消榷禁,富商也会站在反贼这边。前提是,反贼得打几场漂亮仗,必须击败官军,取得汉中地区的控制权。」

「有这个可能。」朱国祥赞同道。

朱铭说:「我理了一下思路,差不多已经理顺了。咱们父子联手,你通过传授农业技术,跟全县大地主建立良好关系。我能科举就科举,取得官面上的身份。实在不能科举,就跟土匪和商人接触。献出磨盘大的灵芝,如果运作得好,也能捞一个主簿、县尉当当,拥有了官身更方便做事。」

「我有一个问题,」朱国祥说,「古代官员,好像只能异地做官。这老白员外,是怎幺当上西乡县主簿的?」

朱铭解释说:「知县以上,才需要异地赴任。而且,北宋的县级政府,划分成了好几个等级。」

「就拿县主簿来说,最高等级的县,主簿必须是进士出身,而且还需要官场资历。等级稍低的县,新科进士也能做主簿。等级再弱的县,一般让学官、杂官转任。最低几个等级的县,阿猫阿狗都能做主簿。」

「而且,低等县的主簿,是反贼招安的主要安排岗位!」

朱国祥差点笑出声来:「让反贼做县主簿?」

朱铭说:「大反贼头子,一般安排高位虚职,或者扔到军队里。而小反贼头子,在接受招安之后,做主簿、县尉的非常多。他们干过反贼,如果负责征税,地主们交税肯定更积极。」

朱国祥哭笑不得:「这也算知人善任了,专业非常对口。」

「我听白三郎说,如今的西乡县主簿兼县尉,就是几年前被招安的反贼头子。」朱铭笑道。

朱国祥本来对造反感到惶恐,觉得那是天大的事情。

现在听儿子说了一通,竟然觉得没啥大不了,这玩意儿仿佛是家常便饭。

朱铭说道:「我们可以慢慢积攒实力,多多结交人脉。如果苛捐杂税过重,连地主阶层都弥漫造反情绪。到那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扯旗造反,先杀败本地的乡兵,然后找机会接受招安,瞬间就能混成县主簿。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路,仅供选择,并非最优路线。」

朱国祥告诫道:「不管选哪条路,现在都不要急,等站稳脚跟之后再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